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成都文殊院举办的“智慧之旅”禅修营活动,仅仅七天时间,受益非浅,我们沐浴着世尊的教化,潜修静习,把尘世的俗思转化为清凉的心境,在威严肃穆的佛陀面前忏悔业障,在悠扬浩淼的钟声中洗涤心灵,同学们都得到了一次心灵的净化。
各位法师的开示都有他们的特点,宗性大法师微笑中带着沉稳、妙语连珠的开示,透出睿智,不时赢得阵阵掌声。我印象比较深的是 吴言生 教授,他讲的是《从古典诗歌、中外名曲到禅佛教》,全面、细致、清晰,把中国古典诗歌和中外名曲结合起来与禅佛教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列举的一些著名诗人如王维、苏轼、王安石、李白、曹雪芹等等,他们的诗文和禅达到了和谐统一,即禅诗合一。
他的这些讲述对我这个教语文的启发很大,对佛教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在自己的教学当中可以适时弘扬佛法,向学生潜移默化佛学的精邃和佛陀的情怀。今年我在教学当中就遇到了这类问题:高三第六单元的《孟子》专题中的有些篇目,如《齐桓晋文之事》里有“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在这里向齐宣王阐述他的仁政思想,意在说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因而具有行仁政的条件;《孟子见梁襄王》里梁襄王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孟子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提到的不杀生和不嗜杀都表明了他在积极的向统治者推行他的仁政思想,这和佛教里倡导的不杀生是一脉相承的。讲到这里,我自然而然地向学生简短的介绍佛教里不杀生和放生的思想行为,让学生学习接受佛陀的慈悲。
第一单元赵鑫珊的《人是什么》里论述人生由“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三个部分组成”,“而失去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就难以把握现时,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这一种思想和佛教里倡导的活在当下也是如出一辙的,我在分析这句话时,还反复强调佛教里说的活在当下更具现实意义。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一文在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也曾经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生,在他们人生处于幽暗困惑时期像一座灯塔指明了方向。文章结尾写到:“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这里的入世指投身到社会里,出世指超脱人世,人世也即尘世。佛教里既倡导出世,也就是出家静坐默念修行,也提倡在家学佛,他并非要求人们都出家当法师,无非是让人们多念佛号,多修善行,多做善事,多培养慈悲心肠。在这样的基础上,不管是出世还是入世,出发点不同,结果是一样的。所以在“智慧之旅”的问卷调查中我这样写下对佛法的认识:出世、入世都可将佛法贯注人生,我们俗家弟子只要有一颗佛心,存有善念,把对佛的虔诚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对佛的一种敬仰,而让其广布人间也是我们的责任。(信息来源:摘自《空林》)
编辑:小月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