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业果”。这就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所说内容的真正主题内容,就是“业果”。那么“业果”分成为几何呢?“总业果”和“别业果”两个部分。其中“总业果”来说,又把它分成为两个:一个是“思维总业果”;二个是“别别思维业果”,两个部分。
首先思维“总业果”的问题上,大致上有四个部分。业果总体上有四个内容:第一个是“业决定”;第二个是“业增长”;第三个是“不作不受”;第四个是“已作不失坏”。这就是业果的总体的内容。什么意思呢?作恶绝无可能招来丝毫的快乐,只能会带来痛苦。你认为“我通过作恶而获得快乐”的一切想法,和“看到人家作恶,所以得到了什么什么样的快乐”这些都是颠倒的和误解的,是不正确的认知。作恶只能得到苦果,绝无可能得安乐果。行善绝无可能导致任何一个痛苦的果,只有安乐的果。你看到“人善被人欺”之类的,看到了很多事情,那是因为你对因果不了解,你根本就没有看清楚,所以给了你一种错误的理解,所以说这完全是错的。因此,善只能引发快乐,恶只能引发痛苦,这样的决定、绝对不变的这样的道理,这叫做“业决定”。关于“业决定”的问题上,佛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法句经》里面说:“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
这就是佛在《法句经》里面所说的。他说,首先,就像虚空中飞的一只飞鸟,在阳光普照之下,虚空中飞一只飞鸟的时候,虚空中的飞鸟飞到哪儿,跟随它直接折射到地面上就会有鸟的影子。鸟的影子,不管鸟到哪里,就会跟紧它,它就不会落下的。比如说,鸟到了山的那边,影子在山的这边,没有这个道理。鸟到哪里,这个影子就跟着到哪里。同样,不管你作善也好、行恶也好,就和天上飞的鸟和地上的影子分不开、或者就跟着到哪里一样,善的果和恶的果与这个人是分不开的,它从来就是跟随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你行善还是作恶,你的这个行善的果报或者作恶的果报,始终能够跟着你,是不会落下、也不会离开你。打个比方说,有两只鸟飞的话,另一只鸟可以往东飞,另一只鸟可以往西飞。但是唯有一个东西,鸟和它的影子之间,那就不会存在这个东西。同样,善和恶的业力一旦造了之后,其结果和这个人之间,从来就不会分离,你造的善和恶的业力就会跟着你。这就是第一个偈颂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你没有行善积德,你这辈子没有做善事、前世也没有作善事的人,好比是口粮比较少的行路人,一路上比较辛苦,很饥渴一样,你没有更多地行善积德而缺乏善因的人,不管出生在哪里,你的处境都不会很好。哪怕你聪慧过人,办法很多,最终的结果往往不是你想达到的结果,是相反的。就像身上带着充足的粮食的人,不管到哪里去,他就会开开心心地吃饱饭,然后行路,很快乐一样,你行善积德、积累善法多的人,不管出生在哪里,他的处境都会比较好,都会比较开心、快乐。所以劝行善积德。
相反,恶业也是这样。这就是“业决定”。就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而生瓜是没有的,种瓜而得豆的结果也是没有的。你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苦的就是苦的,甜的就是甜的,你这个果是苦的还是甜的,取决于你的这个因。你种下了辣椒的种子,结果生出来的是比如大米等其他的粮食,那是没有的事,是不可能的。同样,因为你行善而得苦果,或者作恶而得安乐果,都是没有的。这叫“业决定”。第二、“业增长”。什么叫“业增长”呢?就是做极小的事,最后引发的结果往往是非常大的。因为以这个为起点,他不断地造,因此时间拖得越久,他的果报就越严重越大。打个比方说,最初人与人之间产生那么一点点的口头的争执,最后这个矛盾越来越激化、越来越激化,就变成了你死我活,要么他把我给杀了,要么我把他给杀了之类的。凡是任何一个恶的因或者善的因,不要看着它小、你就小视它,它可以变得无限地大的果报。打个比方说,一个火柴点出来的火有多大?手指头那么大。你要是不小心的话,整个几万平方公里的森林,都会被就手指头那么大的火给燃烧了。善和恶的果,它会增长地很大。所以,佛经当中《法句经》中它就这么说过:“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宗喀巴大师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法师译。]”是说你千万不要小看“我做了一点点坏事而已”,就小视它,它所带来的后果,会是非常严重的。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