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做任何事都是自私的,只顾眼前利益不能高瞻远瞩。学佛就是为了超越凡夫的思想达到佛的境界,所以学佛之人一定要具备清净的菩提心,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染污的心,称为清净菩提心。依据大圆满《心传》所云:“若清洁自心,能脱离恶业和烦恼。”在学习佛法之前应扪心自问:我现在听闻佛法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今世得到地位、名誉、职业、财物?
这些都不是正见,是错误的思想。每个人发心学佛修行,都有自己的追求与目标,为什么有的人,很快能与佛和上师相应,而有的人不能呢?那是自己的发心和目标,已经偏离了佛法的轨道。通过我多年的观察,发现学佛之人有以下四种发心,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种:
(1)低级。现在学佛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今世升官发财,名垂青史,事业兴旺,长寿无病,这种发心与目标以得到人与天神的快乐。大家要知道,佛的发心并不是为了自己今世贪求,因为,佛的内心很清楚,今生尽管有天大的权利,南山一样的寿命、东海一样的福报,那只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当死神降临时什么都没法带走,所以佛不会贪求这些。
(2)中级。有一部分人思想很简单,只听说三恶道的痛苦就怕得要命,所以决定学佛,希望下一世不要堕落三恶道,能够得到人天安乐。这种想法非常幼稚,大家想一想,就算你来世得到了人与天界的安乐,又能怎么样?人天福报犹如仰天射箭,其箭势尽力竭还会下堕地面,所以天福享尽照样下堕人间,接受轮回的痛苦。
(3)高级。这种人明白天人的安乐并非真正的安乐,所以决定学佛,一心想让自己脱离轮回的痛苦得到涅槃。假如你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只是证得小乘的涅槃,不会达到大乘的涅槃与三身佛位。因为,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思想,是心胸狭窄的心态,所以在决定学佛之前,首先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种心态。
(4)终极。此等人放下自私的心态,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达到佛陀的境界而发心,这种发心叫作菩提心。菩提心在学佛修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轮回中的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和亲人,那时他们就像今世的父母一样,给我们关心和照顾,给我们生活的资粮和帮助;他们为了抚育我们长大成人受尽苦累,甚至造作无边罪业;对我们的恩德如同今生的父母一样,无量无边。由于业力的牵引,他们却生活在迷乱之中,有的转生为动物、有的转生为畜生,有的贫困下贱无缘见佛、有的盲聋喑哑无缘闻法。他们每天生活在恐惧和忧虑、急躁与不安之中,他们多么希望摆脱痛苦,多么希望得到永恒的安乐啊!很无奈他们已无力自拔。
你只要肯用心去聆听、去观看,随处能够听到他们痛苦的呻吟,到处可见他们受苦的身影。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一定要发心努力学佛修法,为他们发清净菩提心,救度他们迅速脱离轮回苦海,早日成就佛位。这才是学佛之人最终极、最正确的学佛目标与发心。
虽然他们不希望痛苦,很想得到安乐,可是他们却不知快乐的因就是一出国积善;虽然他们不想接受痛苦,却不知道痛苦的因就是作恶。他们在生活当中不断创造痛苦和痛苦的因,而误入邪道,就像一个盲人被遗弃漫无边际的旷野非常迷茫,没有依靠也没有归宿更没有方向,这些众生多么可怜啊!曾经做过我们父母的一切众生,被六道痛苦所逼迫,为了使他们远离痛苦,得到遍知佛的果位,为了报答他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必须从痛苦中找出快乐,从烦恼中找出解脱的方法,救度所有如母众生。
怎样才能使所有众生解脱而成佛呢?我们唯有发菩提心。当我们听闻佛法时,要发慈悲心与他们分享;当我们做善时应将利益回向给他们;当我们参禅打坐时将一切的喜悦与宁静供养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与我们血肉相连,心心相系。只有如母众生得到安乐,我才能安乐;只有他们解脱,我才解脱。只要你如此发心,一定能够让所有众生解脱成佛,我们的父母都成佛了,我们还愁什么?
现代人生活条件越好心胸逐渐变得越狭隘,只接受自己快乐,不愿意看到身边的人快乐,当看到别人快乐时,自己就增添很多烦恼。不要说仇人之间,连兄弟姐妹之间也一样,见到兄弟姐妹过得快乐,自己心里就不舒服,而且怨自己没有能力,产生嗔恨和嫉妒,事事都要计较,最后给自己制造很多麻烦和心事。所以在修行时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心,刻刻修炼自我,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学佛修心的前行、正行和后行,都要为众生离苦得乐、为众生解脱成佛而发心。这样才最有意义,才更有价值,才能产生最大的功德和圆满。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