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东明普慈禅师悟道因缘

发布时间:2023-02-09 19:27:08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东明普慈禅师悟道因缘

  杭州东明海舟普慈禅师,杭州东明慧旵禅师之法嗣,俗姓钱,苏州常熟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普慈禅师少时即投破山出家,后至慧日寺听法师宣讲《楞严经》。当他听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一句经文时,遂慨然叹曰:“今日愈多矣!”

  于是,普慈禅师便回到破山,日夜诵经,思维实义,以至形象枯槁,面容憔悴。

  一天,有位居士见到他,说道:“师颜色有病。”

  普慈禅师道:“佛法不明故尔,非病也。”

  那位居士于是建议普慈禅师道:“佛法不明,何不往府中邓尉山,问取万峰蔚和尚去?”

  普慈禅师一听,便欣然前往邓尉山,参礼万峰时蔚禅师。

  时蔚禅师一见普慈禅师,便问:“沙弥何来?”

  普慈禅师礼拜完毕,回答道:“常熟。”

  时蔚禅师又问:“到此何为?”

  普慈禅师于是再次礼拜,请求时蔚禅师开示佛法实义。

  时蔚禅师突然拈起拄杖,照着普慈禅师的脑袋敲了两下,接着又用脚踩踏他的后背,并踢了两脚,说道:“只者(这)是实义。”

  普慈禅师终于言下有省。于是从地上站起来,说道:“好只好,大费和尚心力!”

  时蔚禅师一听,便微笑许可,并作偈相赠,偈云:

  “龟毛付嘱与儿孙,兔角拈来要问津。

  一喝耳聋三日去,个中消息许谁亲?”

  说完偈,又咐嘱云:“子当匿迹护持,莫轻为人师范。”

  普慈禅师未能明白时蔚禅师所咐嘱的话中的意思,自以为已经彻悟,大事了毕,于是在洞庭山坞旧庵而居,时间长达二十九年,其间,更不游方请益。

  一日,有一位行脚僧人来至庵中。

  普慈禅师问:“上座何处来?”

  行脚僧道:“安溪。”

  普慈禅师又问:“安溪有人么?”

  行脚僧道:“虚白和尚(慧旵禅师)说法不异高峰。”

  普慈禅师道:“是谁弟子?”

  行脚僧道:“宝藏(苏州宝藏持禅师)。”

  普慈禅师道:“有甚言句?”

  行脚僧于是举虚白和尚室中勘验学人之法语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三藏不是法,是甚么?下语者皆不契。”

\

  举毕,行脚僧复问普慈禅师:“参宝藏否?”

  普慈禅师道:“我与宝藏同参万峰(时蔚禅师)。”

  行脚僧于是便问:“当日有何所见,遂隐于此,就不再参人去?”

  普慈禅师道:“问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峰(万峰禅师)便打我,从此得悟。”

  行脚僧道:“请言得之所以。”

  普慈禅师道:“但要人知痛痒的是实义,是妙心。言说尽属皮毛。”

  行脚僧一听,便笑道:“若据此见解,生死尚未了,何得云悟?未在!未在!不见道‘心不是佛,智不是道’耶?”

  普慈禅师于是疑情大起,便问:“彼处众中,有真大彻者么?”

  行脚僧道:“无。”

  经行脚僧的点破,普慈禅师于是弃庵渡湖,前往安溪,参礼东明虚白慧旵禅师。当时正好赶上有人设斋。

  普慈慧旵禅师于是走到关前,问慧旵禅师:“今日斋是甚么滋味?”

  慧旵禅师道:“到口方知,说即远矣!”

  普慈慧旵禅师又问:“如何是到口味?”

  慧旵禅师当即便将灯打灭,说道:“识得灯光何处著落,味即到口。”

  普慈禅师遂默然无语。

  第二天黎明,慧旵禅师派侍者将普慈禅师唤进丈室。

  慧旵禅师问普慈禅师:“曾见人否?”

  普慈禅师笑道:“见只见一人,说出恐惊人。”

  慧旵禅师道:“假使亲见释迦,依然是个俗汉,但说何妨?”

  普慈禅师道:“万峰。”

  慧旵禅师道:“为叙先后耶,为佛法耶?若叙先后,万峰会下有千人。若论佛法,老阇梨佛法未梦见在。何惊之有?若亲见万峰,万峰即今在甚么处?”

  普慈禅师一听,羞得面红耳赤,茫然无对。

  慧旵禅师道:“若如此,不曾见万峰。”

  普慈禅师于是退回客寮,奋志参究,连续三昼夜,寝食俱忘。

  一日,普慈禅师正在座上用功,忽然香灯的绳子断了,掉在地上,砰然有声。普慈禅师终于豁然大悟。

  于是他来到关前,向慧旵禅师通报了刚才的证悟。

  慧旵禅师道:“老阇梨承嗣万峰去。”

  普慈禅师道:“白公(指慧旵禅师)为我打彻,岂得承嗣万峰?”

  慧旵禅师一听,便呵呵大笑,于是击鼓集众出关,升座说偈云:

  “瞿昙有意向谁传,迦叶无端开笑颜。

  到此岂容七佛长,文殊面赤也茫然。

  今朝好笑东明事,千古令人费唾涎。

  幸得海公忘我我,济宗一派续绵绵。”

  说到这里,慧旵禅师便掷下拄杖,又云:“千斛担子方全付,玄要如今拄杖谈。”说完,击拂子三下,下座。

  普慈禅师得法后,一日入丈室请益。

  慧旵禅师道:“老僧不出月去也。”

  果然,到了月底二十七日晚上,慧旵禅师集众辞行,二十九日便圆寂。

  当时,普慈禅师不想继任方丈,想回到洞庭山原先隐修的地方,奈何东明寺四众苦苦劝留。不得已,普慈禅师只好继承慧旵禅师的法席。

  在一次升座说法的时候,普慈禅师曾特地提到,在他悟道过程中三个主要得力人物,这段开示,对于后代禅人正确抉择,打通向上关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普慈禅师先举兴化存奖禅师问克宾维那:“你不久为唱导之师。”克宾维那道:“不入者(这)保社。”兴化禅师便问:“会来不入?不会不入?”克宾维那道:“没交涉。”兴化禅师一听,拈拄杖便打,说道:“克宾维那,法战不胜,罚钱五贯。”克宾维那只好受罚,设堂饭供众。到了供斋的那一天,兴化禅师亲自白椎(平时白椎,由维那执行)云:“克宾维那,法战不胜,不得吃饭。”说完,便将克宾维那赶出寺院。举完此公案,普慈禅师便提唱道:“若为济宗儿孙,必要明他家里事。予昔蒙万峰老人付我偈,便以为得,直至今日始知我错,万峰不错。一遇东明和尚,乃明棒头赏罚,言句亦然。果然悟在己,而法藉师,岂曰一悟即为了当?如以一悟灵通,不求师法,正谓威音已前,无师可也,威音以后,师师相受者,此也。所以克宾识得父师苦心策发,已明向上关捩子,洞达闺阈中事,不在言宣,失钱吃棒,受罚出院,骨碎粉身,也难酬报兴化万一,况打罚出院乎?海长老今日所以不嗣万峰而东明者,亦此也。古谚云:‘养女方知娘受苦,生子乃识父辛勤。’诚哉,是言也。实有个中大事,岂容草草。若与人抽钉拔楔,坐狮子座,为人天师,抉人眼翳,绍佛祖位者,必须一一透过。切莫以悟为是,将宗纲抹杀。置而勿究,何异天魔外道,莽荡招殃悔乎?”

  万峰禅师忌日,普慈禅师一边拈香,一边指着万峰禅师的真像,说道“我几淹杀你瓮里,幸是普慈,若是别人,不可救也。□此瓣香,堪酬接引。”然后大喝一声,继续说道:“只笑你护短,没投师,佛法当人情”说完,便展坐具礼拜。接着,普慈禅师又拈香云:“此一瓣香,供养东明长老,一片赤心鞭策,令余洞达宗源。”然后连喝两声,说道:“一言岂尽普慈心,千古儿孙赞报恩。”接着,普慈禅师又拈香云:“此瓣香,供养昔日师僧(指前面那位行脚僧)指南之力,若不蒙师,何有今日?他日到来,拄杖三十吃有分,堪报不报之恩。”然后大喝一声,说道:“受恩深处便为家,有乳方知是阿娘。”普慈禅师礼拜完毕,遂说偈云:

  “源头只在喝中存,三要三玄四主宾。

  五棒当人言下会,四料还须句里明。

  末后真机死活句,个中消息在师承。

  碎形粉骨酬师德,将此身心报佛恩。”

  说完,普慈禅师便恸哭,归方丈。

  普慈禅师临终时,有辞世偈云:

  “九十六年于世,七十四载为僧。

  中间多少誵讹,一见东明消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