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作《一个都不能少》,说的是一位老师和一群学生的事情,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山区,这位老师非常负责任。影片中,她的一名学生很顽劣,学习也不好,经常给她找麻烦。但是有一天,这名学生不来上学了,原来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就跟爸妈挣钱去了。这位老师就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他,将他再次带回了学校。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触。
影片中,老师对学生的感情是真挚的,这样的老师是不多见的。而世间上,有哪一种感情普遍真挚呢?想想,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无论我们多么忤逆,多么不孝顺,父母都不会抛弃我们,依然视我们如珍宝。
若是我们有点什么不舒服,最牵挂我们的,永远都是含辛茹苦抚养我们的父母。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我们的感情就是这样,心心念念,念兹在兹,不离不弃,无论父母有多少个孩子,在父母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没有人能够代替。如果我们能体会到父母的这种情感,就应该更能体会到阿弥陀佛对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悲心。
《楞严经》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涅槃经》言:「如来为众生,常作慈父母。」《大集月藏经》言:「唯佛独是众生父,于烦恼火而救拔。」阿弥陀佛视我们为独子,不单单是他或她,而是我们每一个人。有些人认为,佛陀是如此地尊贵,说的独子,应该不会是我吧;或者认为弥陀要救度的不是我这样的众生吧,应该是那些高僧大德、那些有修为的人,或者至少是世间善人吧,这些我都做不到,佛陀肯定不会来救度我。如果这样想,就是下劣想,就是怀疑弥陀,这会让弥陀伤心落泪,因为我们仍然不懂阿弥陀佛的悲愿,不愿意接受他的悲心。
《庄严经》中说:「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又言:「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三恶六道中的众生,作诸恶业,阿弥陀佛都要救度,何况我们呢?我们再怎样差劲,目前也不至于差过三恶道的众生。当知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也包括我们,包括我们这些仍然造罪造恶、冥顽不灵的人。 「速生我刹受安乐,常运慈心拔有情」,阿弥陀佛救度我们的心是迫切的,是深入骨髓的,一个「速生」就已经完全表现出来了,他呼唤我们:快点来吧,来到极乐世界受安乐、安稳,永绝烦恼忧愁;一个「常运」可以看出弥陀是多么的恳切,多么的殷勤,无时无刻不在以他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愿力来护念我们,「度尽阿鼻苦众生」中「度尽」二字也已经表明佛陀无尽的大悲,他要救度我们,度尽我们,不愿意任何一个人漏于他的救度之外——一个都不能少。
记得以前还听过一首歌,名字叫《常回家看看》,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世间的父母尚且如此,何况弥陀呢?阿弥陀佛五劫思惟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兆载永劫为我们建好极乐世界,那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一切为我们考虑周到,他不要求我们做什么贡献,要修得如何如何,也不需要我们再给我们的家——极乐世界添上一砖一瓦,即使造罪五逆,冥顽不灵,傲慢无视弥陀的众生,弥陀依然不舍弃,但使回心皆令往生,弥陀只图十方众生来到极乐世界团团圆圆。因为佛知道,只要他向众生提出一点点要求,都会有众生做不到、不能回家,都会少了、漏了某一个众生。
于是,不管我们在哪里,阿弥陀佛都会千劫等待,万劫呼唤,寻找他的爱子、独子—就是我们,但愿一切众生皆知弥陀为我们发的这个「一个都不能少」的誓愿,而我们满足佛愿的方法也只只是回应一声「南无阿弥陀佛」而已。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