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镇州临济义玄禅师曰:「叁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 边人。」临济义玄禅师说第一句:「叁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若荐得第一句,堪与祖佛为师;说第二句:「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若荐得第二句堪与人天为师;说第叁句:「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 边人。」若荐得第叁句,自救不了。
临济禅师的叁要印是何指,他本人未说明清楚,致使後人很难去理解,但看他说的整个语意,好像是在阐述一个修行人所悟到的境界,此境界容後再来讨论。现在先来论他所提教化众生的叁玄门。他上堂曾说:「一句语须具叁玄门,一玄门须具叁要,有权有实。」这里的叁玄门想是教化大众用的语句机锋,(1)体中玄,指语句全无修饰,依理性应缘而出之言;(2)句中玄,稍涉事物分别,阐述机锋之言;(3)用中玄,不经语言文句,直指心源之心用。
禅师依此叁玄语来教化众生,若此众生理得叁玄中的各个叁要印,定是有修有证的修道人,这个人能依禅师的机锋而显现出第一句的状况,真堪成佛作祖为人师也;此句:「叁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分。」是何意义?叁要印开者指有开悟的境界为第一要印,第二为以能体知真性为第二要印,第叁为能认识心用为第叁要印。行者真的已得此叁要印时,其先前开悟的门户有光明红点,最後因心净终是要闭却起来,故说朱点窄;达到此境界的人确实已悟道了,故能「未容拟议主宾分」,此境界在说明此行者,悟得体中止妄心後,体空常不起心动念,此时若外源来个心意念,此行者即能不加思虑,会分辨出这念头是从外源来的,如此主宾立分。主者自性体空无念,宾者外源而来的心意念,故行者能随时悟知自性之外有心,此心是外面的心意念,不是自己的心意念。有这种能力者已堪成佛作祖了。
举荐第二句为:「妙解岂容无着问,沤和争负截流机。」一个真悟道的行者,虽未能体知自性真如体,但其智慧无量,能对诸法即生妙解,此种对义理的殊胜妙解,就是无著菩萨来提问,亦能妙语如珠地说出义理。无著菩萨是演绎大乘空义的大菩萨,一切的智慧是从空性中起,故纵使无著菩萨来问,妙解亦能自然而生出;「沤和争负截流机」是言此行者能以方便力,与诸烦恼迁业流识相互争夺,截止其烦恼根本。沤和者是梵语,音为upaya,是方便力的意思。行者能口出妙解,心能以方便力截断烦恼业流,此行者堪为人天导师。故临济禅师说,若荐得第二句堪与人天为师。
举荐第叁句为:「看取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 边人。」一个修行人若不能自己做得了主,就会像是戏棚里在演布袋戏、傀儡戏一样,它的一举一动都还是由妄我的心意识在操纵,不能让自性显露,不能有定力及有智慧力地不去随业流转,那就是所谓的世间人,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行者都是一样,本身就像是一傀儡似地,抽牵全靠里边那个妄我,这种人虽说在修行,若不是修得没有结果,就是根本不知道如何修行才是对路;或者有可能已着鬼神、魑魅、魍魉,受他们的左右而迷失了自己。这两种修行人,临济禅师说自救不了,更不用说还要度别人了。
另外,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说:「灵光独耀,回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在行者证得真常後,空真如性已得,依空应一切缘,能自在无碍,也能产生「体事体用」之能事。
百丈禅师所说,即指灵妙心光随缘而能应,本来独自光耀遍虚空界,当行者已解根脱尘,能善於回光返照时,体性显露出真常真如体。此真心实性不拘泥於文字,不落於语言,心性纯而合为一,如此自性本自不再受一微尘,本自能圆满而成就一切种智。但行者真的要能离外在一切缘外,还要能离一切虚幻不实之内在妄想缘,若能如此,对诸实因缘而无感不应化,感而遂应即是心通,此即是如如佛也!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