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发布时间:2024-09-03 03:02:13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大乘佛教的兴起及主要早期大乘经典
  一 婆罗门势力  从佛教成立期到孔雀王朝时期(公元前六至三世纪)的印度,从旧有的雅利安文化角度来看,是东方边境之新开发地。摩揭陀为中心而发展其新兴势力的发展期,主要推动者是掌握强大权力的王族与都市资产阶层。佛教与耆那教的急遽发展,可说是全靠这些新兴势力支持。当时,婆罗门教丧失其《奥义书》时代以前所表现的创造力,而采取守旧的立场,但其势力不见衰微。他们在占有国家的大部分且为生产基盘的农村社会,在社会或在宗教上,他们仍具有相当势力。中央文化指导权也完全在他们的手中,国家的统一与安定也全部取于他们决定。婆罗门以研究「吠陀圣典」为中心,组织祭事学的体系(包括《天启经》、《家庭经》、《律法经》、《祭坛经》)并整理音韵、韵律、天文、语源、文法等学问,此称六种〈吠陀〉辅助学。同时在另一方面,对新开拓地区逐渐地扶植其势力。
 
  孔雀王朝崩后数世纪(公元前至公元二世纪),婆罗门势力渐强大。再掌握社会、文化、宗教主权。概括起来说明:(1)社会上,以《家庭经》、《律法经》为权威而规制农村生活。(2)文化上,确立婆罗门使用梵语文化,以之为全印度的文化语言。(3)宗教上,将残存在各地的部族信仰包括「吠陀圣典」权威,而编入正派之中。有关于第一点《摩奴法典》制作之后,分裂之诸国共同认之为比王权更有强力,印度社会以婆罗门为最高级,所谓阶级制度乃告确立。这一制度是变现自由贸易,为农村式闭锁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所维持。第二点,将鼎盛灿烂的笈多王朝,摩揭陀国的印度再统一。

第三点,印度教的形成。  二 印度教的形成 以婆罗门为中心的雅利安人的发展,吸收旧有各地的土著宗教,配合雅利安的社会制度,这所谓部族社会的「雅利安化」,倾向已在《阿达婆吠陀》咒法的要素及《奥义书》的新思想。国家统一后,雅利安化更加广泛急速。但是吸收大量新成的结果,婆罗门教本宗也加以变化。雅安人只承认「吠陀」权威,仅止于祭祀实行方法,或是阶级制度的根本。信仰上非雅利安的土著要素占有较大比重,「吠陀圣典」所述诸神权威,混淆着俗信宗教成新宗教,为今日印度人信仰的宗教渊源,一般都称为印度教。  印度教的形成,核心要素,(1)毘瑟笯神崇拜的一神教信仰,与(2)结集于湿婆神崇拜原始诸信仰--精灵、生殖器、母神相结合。其中毘瑟笯崇拜在尊称唯一神为薄伽梵信仰之,谓应得之果报是仗着神的思宠,使信者皆得救。其起源,据推测在瞿昙佛陀以前的时代,为混血雅利安人王族间所产生的。薄伽梵,早被认为是「吠陀圣典」中之一神--毘瑟笯。阐述这种信仰的代表圣典,在今日犹被印度民间尊为根本圣典的《薄伽梵歌》。强调对神信仰,远胜《奥义书》所述的由智性的认识而得解脱,也比「吠陀」式祭祀更好的解脱之道。此书已被编入大叙事诗《摩诃婆罗多》之中。《摩诃婆罗多》中,有很多关于毘瑟笯崇拜,都表现此信仰与王族之间的关系。   毗瑟笯崇拜的特点,是化身(权化、权现)的思想,《薄伽梵歌》述及教示毘瑟笯崇拜的吉栗瑟拏为其化身。又,另一叙事诗《罗摩所行传》的主角罗摩,后被认为是毘瑟笯的化身,叙述唯一神之信仰。吸收各种信仰集于其中,此种方法为印度教的发展。 湿婆崇拜,内容复杂而混淆。湿婆原是山神,其本身有浓厚的土著风格,古时以苦行者团体中有此信仰。其后湿婆神与同是土著的生产神「母神」结合,其阴阳二原理说,得到宇宙生成的创造神地位。这种二原说,在《奥义书》与后来的数论思想家也有关连,实际上其信仰接近原始的生殖器崇拜,编入正统思想则比毘瑟笯信仰为迟,对后世密教之形成却起了很大作用。毘瑟笯崇拜与湿婆崇拜互相影响而发展,于公元后,重新编纂富兰那而确立印度教的万神殿。在那里,毘瑟笯、湿婆、梵天并肩,被视为三神一体。  三 大乘佛教的兴起 受印度教的剌激,与印度教形成相对应。佛教在公元前二世纪开始掀起了新的动态。部派佛教以出家者为中心,此从阿毘达磨的研究,并渐趋向于专门化。其后,针对此点,新的运动是以在家信徒为中心而兴起新运动。 瞿昙佛陀入灭之际,荼毘的仪式委让给在家信徒之手,根据信徒要求,佛舍利被分在八处,据初期经典所述,由各处立佛塔以供奉之。管理佛塔的事是在家信徒的任务,不久以佛塔为中心的信徒成为集团。相对于出家众之遵守佛陀遗训(以佛的教法为根本)而护持教团;守护佛塔者,则以遵守教法内容,不如以憧憬释尊人格为信仰的依止处。如此憧憬与赞仰逐渐使佛陀超人化、神格化。此倾向,在大众部系统的教理可看出来,但是其背后可能有在家信徒的鼓舞。  此种信仰的佛教,与印度教的巴克提崇拜类似,不仅是特殊的出家者,即使不能出家的大众也同样得拯救为目的宗教。这种拯救依据的就是佛陀的慈悲精神,从而产生了代替佛陀而实践慈悲的理想化的人形象,即名为菩萨。菩萨原意为「求正觉者」,是对成道以前的佛陀的称呼。在本生经中,进一步的使用佛陀前生(本身)的称呼;并认为菩萨为众生行布施等善行,功德累积,结果修证成佛陀。本生经是为了教化民众而创造的故事集,而赞佛为基本论调。基于慈悲的布施,是「六波罗蜜」,以此可以不断产生新的菩萨,所谓救济众生无非是实现发心之际所立的誓愿(本誓),所谓慈悲行,即将得正觉之果德转给众生(回向)。  这种新运动思想,为表现其独特,编纂出新的经典,自称其道为大乘,而把以往的佛教则贬称为小乘。相对于利他为主的菩萨道,而以小乘为耽于自利的声闻道。基于此一名称,新的运动称为大乘佛教。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