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大乘与小乘佛教艺术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9-03 03:03:22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随着佛教的发展,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信仰者的要求,佛教需要大众化,于是产生了新的佛教派别——大乘佛教。由此把原来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或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在教义上显示出与小乘佛教不同的宗旨:1.普渡众生,体现出明显的利他主义。2.大慈大悲,以行善威德为修行解脱的主要途径。3.承认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给信仰者一种永生的追求。4.不出家也可修行,只要布施积德,也能成佛。  早期原始佛教按照当时的传统,不允许描绘人形的佛陀像,凡需要表现佛陀事迹的地方,均无一例外地用其它事物来代替。桑奇大塔栏循上的雕绘、菩提迦耶的佛像雕塑、野鹿苑的柱冠都是采用象征、“隐喻和暗示手法。这是原始佛教艺术的广大特点。  键陀罗的造像运动,在佛教内部几乎是同大乘教派的掘起同时并兴的。大乘佛教秉其应世俗的宗旨,主张以善巧方便化导众生,理论上也可彰助声色形相对佛陀世尊进行艺术表现,这对佛像的出现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公元1世绿贵霜王朝时;希腊人的神明观念和造像意识,打破了次大陆原回避佛像的禁忌。这一对期不仅雕刻了许多佛的座像和立像,而且在佛传图的浮雕中也出现了涅磐佛的本相。但键陀罗的佛教雕刻,总的来说还是以表现小乘佛教的内容为主,特别是涅磐像所刻划的佛”无余涅磐“的境界,”完全是小乘教徒的宗教理想,与般若大乘教义主张的“无住涅磐”(无余涅磐、无住涅磐,未来佛教唯识法相宗把涅磐分为四种,即涅磐、有余涅磐、无余涅磐和无住涅磐。有余与无余涅磐指断烦恼障,无住涅磐指断所知障)恰好相背。因此卧佛这一造像形式,就其包含的宗教思想的来源和特质而论,始终同小乘佛教保持着更为亲近的关系。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特别是在西域地区,佛教造像多为小乘艺术。龟兹地区的克孜尔、库水土拉、森木塞本等石窟中,大量的宣扬“忍辱牺牲”、“厌身灭智等思想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及涅磐变相,这些小乘经典故事画通过高昌传到敦煌。所以敦煌早期洞窟,多为小乘思想,宣扬“善恶报应 ”、“因果轮回”,经过累世而成佛。早期壁画占主要地位的是小乘教《六度集经》、《贤愚经》和《佛说本生经》等为依据所画的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画面充满了悲惨绝望、消极厌世,看不到一点点生的欢乐。另外,七佛造像和交脚弥勒造像也是小乘佛教艺术的特点,在炳灵寺、云冈及麦积山等处石窟,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开凿的窟穴,此类题材造像都比较多见。  唐代大乘流播全国,宗派不断兴起,各种内容的经变画增多,如《维摩诘经变》中维摩诘,这位在<?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家的居士,拥有妻儿、奴婢和庄园,享尽荣华官贵且辩才无碍又具有超越世间的种种神通变化,最为中国士大夫们所欣赏。大乘教内容以经变画为多,如以《法华经》为依据的”二佛并坐说法图”,以《金光明经》为依据的“流水长者救鱼”故事,以《佛说阿弥陀佛经》为依据的净土变,着重表现”极乐世界“的种种豪华与欢乐。画面也开始脱却质朴粗犷的气息,进而追求丰满华丽的效果。  早期洞窟中,佛像多为说法图,特别是正龛佛像与壁画相结合的大场面。隋唐以后由于大乘佛教思想流行,佛像画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佛、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大天王、地藏菩萨等单体的形象。唐代净土思想流行,因而观音塑像受到佛徒们的特殊崇拜。禅宗盛行,罗汉造像和画像的流行与普及,便在早期究僧像的基础上,以禅师为摹本创作出入世住法的五百罗汉像。而在历代文人书画中所体现出的大乘禅宗艺术那种含蓄、空灵、疏淡的审美特征显然不同于早期小乘艺术所追求的“满”、繁复和浓艳的装饰美。南传佛教诸国如泰国“苏科达耶”时期佛教艺术由于受斯里兰卡影响,提倡上座部佛教,并定为国教。这种”苏科达耶“风格在线条类型化和形式简化上十分突出,较典型的佛像特征是:   颜面呈卵圆型,双眉呈满弓形向下曲线,头顶螺发高耸成尖顶火焰状,表情空灵,并有些冷漠,完全不含印度雕刻充斥色情的成分,这种观念符合14世纪平稳年代小乘佛教艺术的崇高和禁欲主义的理想。

  缅甸和斯里兰卡一样,小乘上座部佛教有很长的流传历史。著名的那难陀寺,寺壁上刻有佛本生故事浮雕数百幅,寺柱上刻有佛传故事数十幅,代表了当时佛教雕刻的最高水平。缅甸供季在庙宇中的大佛像,主要是释迦牟尼佛和过去四佛,通常是用砖砌塑;再用灰泥粉刷,镀金而成。由于小乘上座部佛教重视精确地按照佛像仪轨造像,故很多作品程式化严重,缺乏生气。  印尼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创造要算婆罗浮图,这座现今世界上最庞大的佛教建筑物体现出大乘佛教的宇宙观。塔基部雕刻的是佛的早期生活,从佛本生故事开始向上进入佛主求道、寻求人生真谛的过程,再上则是天上的大乘诸佛。这样的三层,实际上是按照大乘思想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安排的。佛教认为欲界众生,在生与再生的循环中永远解脱不了轮回之苦。色界,虽已摒弃各种欲望,但仍有名有形。只有进入无色界,才永远获得绝对的安宁和静止。当一个朝拜者进入佛塔时,他好似经历了一次由前生至来世的旅程,看到了佛主的生前生活和各重天界的景象,体验了一次从低级到高级、从尘世到天庭的宗教经历。  柬埔寨也是大乘佛教国,吴哥王城中心的巴荣寺是一座奇特的金字塔形庙宇,庙中有无数的观世音菩萨头像,另一处是小吴哥,它的形式好似模仿婆罗浮图,设计意图亦是体现大乘佛教思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