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本性之中有没有善恶念头的分别?念头与心是一是二?
答:“本性之中有没有善恶?”本性之中没有善恶,善恶是我们的分别心,是我们业力的一种表现,自性里没有善恶。没有善恶是真善,有善恶还不是真善。“念头与心是一是二?”念头,念的头就是心。我们“参话头”,参这个话的前头,那前头是什么?那就是心。所以说,“念头”和心是一是二?那就是一个,它不是两个。但是,话一定要听清楚,念本身就是妄想心了。念是妄想心,念的头那就是真心。
她这句话是想把它问明白了,但她正好问到一个上去了。她想问念和心是不是一个?
念和心不是一个,念是妄想心,我们说这个“心”是真心,念的前头那就是真心。为什么参话头、念佛都是——念佛要念到“念”的前面去,参话头也是参到前面去?念到这个“念”的前面,因为“念”变成佛号了,要再超越到这个佛号的前面,那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念佛念什么?不是念话尾“阿弥陀佛”,不是念这个。谁说一说念佛我们念什么?问:阿弥陀佛,弟子愚痴,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我全遇着“师父”了,全叫我给讲,她考我。我们念佛呀,是念的“阿弥陀佛”的那个佛号啊?还是念后面那个“佛”字,还是念什么?谁能再答一答?
问:弟子想,是不是想要念佛的那个“念”?
答:也不是。我们念佛就是应该把这个念头念死,不是念那个“佛”,阿弥陀佛那个“佛”字。要念到哪块儿呢?要念到那个“阿”字,阿弥陀佛的“阿”字。“阿”字前面就是不生不灭。为什么念到这个“阿”?不是“阿”就是一个究竟,“阿”并不是究竟。你不要听我这一说,认为“阿”字就是究竟了,将来我就念“阿”吧。(众人笑)不是。因为这个“阿”能超越后面那几个字,能往前念,“阿”字前面那就是你的清净心,用“阿”字来对付你的妄想。
为什么我们念佛要恳恳切切?就是要把佛号的“阿”字真正念到我们的种子识里去。当我们妄想一起来的时候,那个“阿”字就出现了,当时就把你那个念头灭死。灭掉你那个想法就是念佛。明不明白?这就是念佛关键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要恳恳切切地去念佛?说“声嘶力竭”,倒不一定说使劲喊,但你一定要恳恳切切,因为它往心里扎啊。你要是随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糊弄,你糊弄到猴年马月也那样,也不会往你心里去。
如果你念佛的时候像是明天就要死了,或一会儿我就要死了,我念一句是一句。这么用心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往里念,到时佛号就种到你种子识里了。种到你种子识里了,有可能睡觉时一翻身,你那妄想刚一打,这个“阿”字就出现了,一下把你念头就给灭死了。如果这一天里有十个妄想,而且能够出现十次佛号,也就是十次“阿”字,(这就是“至心十念”)。“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不用七日,就三四日你肯定成就。是这么成就,不是你临终时候念十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糊弄糊弄,阿弥陀佛就把你带走了,没有那事。
说“临终时候我念阿弥陀佛,念十句我就往生了”,哪有那回事!是不是?你把往生说得太便宜了、太简单了,不是那么回事,错误地理解佛意。什么叫“十句阿弥陀佛”?就是你这一天里不允许超过十个妄想,不超过十个妄想,保持到七天,没有不成就的。那祖师大德讲,你四天就成就,用不着七天。我想:你就一天都能成就,不用四天。你就一天能保持住,都能有所成就。这叫“十句阿弥陀佛”(指“至心十念”)。
你不信,你再好好看看书,是不是这么讲的?临终念“十句阿弥陀佛”(指至心十念),或念七日(指一心不乱),必能往生。是不是你说的那个,临终时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嘴念十句佛号就完事了,就等着往生了,是不是这样?(编者注:《无量寿经》中有“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可得往生;《观无量寿经》中有“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可得往生;《阿弥陀经》中有“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可得往生。“乃至十念”或“具足十念”的前提均为“至心”。《金光明经》云:“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有人错误地理解“十念往生”为“临终时只需念十句佛号就能往生”,故此处师融合了“十念”及“一心”的境界,做了开示。)
所以说,功夫重在实在上,不要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你欺骗谁?你就欺骗自己,你欺骗不了佛。你往不往生和佛有什么关系?你不愿意去,你愿意骗,骗你自己——你只能骗你自己,是不是?所以说,不下功夫那是错误的。你不能依赖着一种自己的理解。多少人都跟你讲,临终时念十句“阿弥陀佛”就往生了,什么都不用学了,也不用下功夫。既然十句能往生,那你们现在都不应该去念佛了,现在应该打扑克,是不是?应该干别的了,临终念十句就完事了,就往生了。它是那么回事吗?所以说,都是在欺骗,我们不能上那个当,我们要求是究竟成佛,一定要有把握。不是以后有把握,我们现在就要念到这“十句阿弥陀佛”,这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