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八大人觉经解释

发布时间:2022-10-13 12:20:04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八大人觉经解释

  八大人觉经解释

  佛一生所说的经很多,但是所立的经题,不外乎七种方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七例选题”。有三单式、三复式和具足式三种。

  三单式

  第一、单人立题:好比《佛说阿弥陀经》,佛说的“佛”字,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是人,所以叫做单人立题。

  第二、单法立题:如《大涅盘经》。“大涅盘”是法,所以称单法立题。

  第三、单喻立题:如《宝积经》。用“宝”作比喻,所以称单喻立题。以上是三单式的介绍。

  三复式

  第一、人法立题:如《地藏王本愿功德经[3] 》。“地藏王”是人,“本愿功德”是法,所以称人法立题。

  第二、人喻立题:如《如来说狮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比喻,所以称人喻立题。

  第三、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所以称法喻立题。

  具足式

  《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人法喻都具足,所以称具足式。以上就是佛经的七例选题。

  现在,我们要学习的这一部《佛说八大人觉经 》是属于人法立题。“佛”是人,“八大人觉”是法。下面,我们来介绍本经的经题。

  首先把《佛说八大人觉经》七个字,分为五段来解释。先说“佛”的意义,“佛”是简称,完全的称呼应当称“佛陀”。因为中国人喜欢简单,所以就把“佛陀”两个字,简略的称为“佛”。佛的意思,翻译中国话,叫做觉者、智者。

  “觉”是觉悟;“智”是智慧;“者”是人的代名词。合起来说,就是有大智慧、大福德,已经彻底觉悟到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也就称作佛。但是在这里,是专指释迦牟尼佛。

  关于“觉”字,还具备了三个意义,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常说,世间人总是活在醉生梦死当中,糊里糊涂的过日子。因为愚痴迷惑而不能觉悟,所以叫做凡夫;而佛之所以被称为觉者,就是因为佛彻底觉悟了宇宙万有的真理,证得人生究竟解脱自在,这在佛法里叫“自觉”。佛把已经证得自在解脱方法,教化广大的众生,使众生也能得到自在解脱。所做的这些事业,在佛法中就是“觉他”。这一种愿意与众生同甘共苦,普济世间的伟大精神,自觉的功夫和觉他的任务,都做到圆满无缺,在佛法里称作“觉行圆满”,也就是成佛。

  由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之所以成佛,是因为具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三种功德而来的。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称作佛的。像这样具有三种觉的圣人,是通于十方三世的。所以平常我们在经典里常看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们如果也能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做到自利利他,功德圆满的时候,也就成为今世的佛。

  “说”,就是讲话的意思。有“能说”和“所说”两种意思。“能说”是指能说法的人,但是在这里是专指释迦牟尼佛;“所说”是指佛所说的道理教法,也就是这部《八大人觉经》的义理。把“佛说”两个字合起来讲,这部经是释迦牟尼亲口为我们宣说的,是佛证得无上菩提所说的。真实言语,不是天人、二乘、权教菩萨所说的。

  在这里,我们应该知道,不单是这部《八大人觉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就是现存在藏经里面的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为这个世上的众生所说的。在这个世间,如果没有佛的出现,不但没有这部《八大人觉经》,其他任何经典也不会有。因此,我们今天能够学习佛法,完全是佛陀伟大慈悲的赐予,我们必需要好好学习,要上报佛恩,下济众苦,弘法利生,阐扬佛法。

  “八”是数目,就是经中所讲的八条道理,也就是八种法门。

  “大人觉”,这里所说的“大人”,是拣别天人、二乘圣者,是指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大人。“觉”是觉悟的意思。合起来说,本经所说的八项事理,不是天人、二乘圣者所能圆满觉悟的,乃是诸佛菩萨大人才能觉悟的,所以叫“大人觉”。

  刚才说天人、二乘,不能称作大人的原因,就是因为天人慧浅福薄,还没有了生死;二乘人虽然证得圣人果位,但是没有发起利益众生的大菩提心,所以不能称大人;而大菩萨具有大智慧、大福德、大善根,已经觉悟了诸佛所证的无上菩提,所以称之为大人,也就是大菩萨。“大”字也是叹德的意思。本经的体、相、用都大,我们把体、相、用三大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体大

  就是我们自心中的真如理体,这个理体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切平等,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也是众生人人本来具有的佛性,所以叫“体大”。

  第二、相大

\

  “相”,就是德相。我们自性里本来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妙相,而这一切功德妙相,都是由性体中显发出来的,所以叫做“相大”。本性所具的功德妙相,是尽虚空、遍法界,就在众生的一念心中,只要能彻底觉悟真如理体,功德妙相,当下就现前,这是显示自性相大的意义。

  第三、用大

  “用”,就是妙用。我们的清净本性,能生起一切世出世间妙用;而这个妙用,是无所不通,无所不达的,也就是称性而起的大用。因为佛具足了万德万能的功德智慧,所以称“大”;如果众生能够证自性中的体、相、用,也就可以称作佛。但是众生迷失了本性具有的三大,妄认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为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就是众生不能称“大人”的缘故。既然不能称大人,又怎么能听闻八大人觉经?我们应该知道,众生虽然迷惑,但是本性中,本来具有的体、相、用三大永远存在,从来没有减少一丝一毫,不过就是终日糊里糊涂,随着境界流转,暂时的迷失而已。

  众生与诸佛菩萨,只是迷惑与觉悟的差别而已。而佛所说的八项事理,就是要我们众生各个都能觉悟,能够觉悟,就是“自觉”。再依照本经里面的八项道理,劝导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觉悟,就是“觉他”。自觉和觉他都做到圆满的时候,自然见性而证入佛的果位,这就可以称为“大人”。如果各位同修们,对于本经所说的八项事理,也有所觉悟的话,诸位就有资格称为“大人”;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成佛的话,非觉悟这八种法门不可。

  但是,要觉悟这一切事理,必须先求得智慧;有智慧,才能提得起、放得下。求智慧一定要从闻、思、修着手。所谓“闻、思、修”三慧,就是我们听闻佛法时,在内心思惟,然后脚踏实地的依教奉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对于佛法的道理,才能彻底的觉悟。

  “经”字是通题。经也称作“契经”,印度文称作“修多罗”,翻译成中国话,意思就是说“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

  下面介绍“人题”:

  “人题”就是记载翻译这部经的年代,和翻译人以及他的身分等等。

  佛教发源地在印度。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他以印度语言宣讲佛法,经典当然是印度文字,如果要在中国普遍的流通,必须要经过翻译--把印度文翻成中文,才能在中国流通。本经是“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后汉”,是说明翻译这部经的年代。后汉是中国朝代的名称。我国汉朝,就是汉高祖刘邦所开创的天下。刘邦统领中国以后,代代相续,传到一百一十二年的时候,王莽篡位,再经过十五年,刘秀起兵灭了王莽,恢复汉朝。因此,就把王莽篡位以前称作“前汉”,前汉建都在西面的长安,又称西汉。刘秀中兴汉室以后,建都在东面的洛阳,称为东汉,又称“后汉”。而这一部《八大人觉经》就是后汉时候翻译的。

  “沙门”,是标示翻译者的身分。翻译人是一位出家的沙门,而不是居士。“沙门”是印度出家人的通称,译成中国话叫做“勤息”。“勤”是精勤、勇猛的意思;“息”是止恶的意思。合起来说,就是精勤修习佛法,灭除一切烦恼;也就是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三毒的意思。

  “安世高”是翻译人的德号,姓“安”,名叫“清”,真实的姓名叫“安清”。这位法师,不是中国人,他是安息国人,以国为姓,是尊重他的人格,和他的国家,所以姓“安”。

  安息国是在汉朝时代的称呼,唐朝时叫波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

  安世高法师的出身不是普通人,他是安息国的王子。当父亲做国王的时候,在宫廷中曾经读过很多书籍,没有出家以前,对世间学问--天文、地理、术数,都有相当深的修养。在他读书的时候,曾经读过一部佛经,受了很大的感动,又有宿世的善根,所以很想出家。但是他是个孝子,父亲生病的时候,因为侍奉父亲,就暂时把出家的念头丢开,一方面侍奉父王,一方面协理国家政治;等到他父王去世后,王子应当继承王位,并且还要守孝三年。在这段期间,感觉到世间的无常,更增加安世高出家的决心。所以等到三年守孝期满,就将王位让给叔父,而出家修道。

  出家以后,研究佛法,博通三藏;同时,还通达好多国家的语言。根据传记记载,天空飞的鸟类所叫的音声,他也能够听懂。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路上行走,听到空中飞鸟的叫声,立刻对他的同学说:“刚才从我们头顶上飞过去的鸟告诉我们,马上会有人送饭来给我们吃。”这位同学听了,以为他是开玩笑,并没有把他讲的话放在心里,走了没有多久,果然有人送饭来给他们吃,这才使那位同学相信,他的确能听懂飞鸟的语言。

  后来安世高法师,发愿要把佛法传播到中国,就在我国后汉桓帝建和元年(民国前一七六五年即西历一四七年)来到中国洛阳城。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后汉灵帝建宁年间,圆寂于会稽,就是现在的浙江。在中国二十多年,他常游化于江浙淮一带,从事翻译经典的工作,他所翻译的经典有二十九部,共计一百七十六卷,而本经也是其中的一部。

  “译”是翻译。在这里就是将印度的梵文译成我们中国的文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