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在圣不减,在凡不减,保持真我本性,境由心生,寻回自己的心

发布时间:2024-09-01 03:02:02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在圣不减,在凡不减,保持真我本性,境由心生,寻回自己的心

人生很多时候,一个普通的事物中内涵博大的智慧,例如镜如人师,我们应净化心灵,用心去感悟一面简单的镜子中蕴藏的诸多道理,找回真实的自我。而净化心灵,责在自我。

透过心灵的镜子,能见真实的自己。当镜子蒙上了世俗的尘垢,我们也就迷失在万丈红尘之中。总有那么一天,累了,倦了,想要回归真实的自己。于是想要擦去尘埃,让心灵纯净、安谥,让生活简单、安祥,让人生属于真正的自己。

可是镜子藏在心里,除了自己,没人能擦得干净。让自己安静下来,擦净心中的镜子,因为静能生慧。只有心静下来,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得到升华的洗礼,在自观中走向觉悟。

让心静下来,才能学会放下。如镜子一般“物去则应,过去不留”,这样心就静了。心不静,是没有放下。静,则通一切境界。

以古镜比喻人的心性,人的本性本应清净明郎,如果说“未磨黑如漆,已磨照天地”,那么便陷入了人为标准的误区。自性者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很多悟道的禅师第一次未能认识人之本性,故不到茶。

有些人丢弃了自己的意愿,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在别人的评判里找寻自我的价值。别人的一句诋毁足以泯灭他所有的信心,别人的一个眼光就能找乱他应有的方寸,这样的人活得沉重。

只有我行我素,不为别人的眼光背自已的心意,尊重自己生活的行为方式,做真正想做的事,做想做的人,才会达到快乐自在的人生状态。

坦然的人眼中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生熟软硬,世同万物在他心里都是一样,毫无分明,他的心是真正的清净、没有分别。如同六祖慧能的样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我们生活在喧嚣之中,不仅环境的喧嚣无处不在,内心深处不息的追逐和欲望带来的欲望也令人不得安宁。我们或许可以回归大自然,寻找片刻的宁静,然而,大多数时候,依然身陷凡尘,无法平复内心的欲求和騷动,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

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很多人需要经过多年努力的修身克己,才能净化自身的业力,才能够看到那只腐烂的缺陷,而普通人在业力障蔽下却什么也看不到。诸佛萨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度化我们,只是我们的业障深重使我们不能识得。

“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一切世道,根本在于心。倘若每个人的内心都被贪欲、愤恨、无知等层层业力所裹挟,即使佛祖站在面前、也不能认出。佛教讲“自净其意”,即使人人知因果、愿向善,每个人都能修好自己的心,净化和转变业障,世界必将美好。

当我们被坏人欺骗时,不要总是怒天尤人,感叹命运不会,应该首先在自己身上我原。如果自己没有弱点被对方利用的话,那这样的欺骗也就不会存在了。

生活中,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才是真实的,其实,我们都是活在自己感知的世界中,从来没有看到过真实的世界。总是“”我认为”“我感觉”只是把自己的各种感觉当成具实。了这些感知,也就突破了“我知”,就能我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自我,真实的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