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人到中年,重新做个佛弟子

发布时间:2023-11-22 03:08:44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人到中年,重新做个佛弟子

再有两三年,就该不惑了。我也过上左手表右手串儿的油腻生活,时不时摘下右手的桃核串儿盘盘。桃核是父母退休后上山捡来的,磨成直径一厘米的珠子,串着玩儿,我拿了他们第一批“作品”,磨得很不圆润,摸起来剌手,串得也不齐整。他们手艺精进后要给我新的,我拒绝了,每天还戴着最早的实验品,盘久了,终于有点包浆的意思。

还有一颗漆珠,是一位苏州的老师相赠。他是极有风骨和文人情怀的漆艺家,承蒙不弃成为忘年交,每次相会都彻夜长谈,难得新友胜似故人。熟悉漆艺的朋友知道,这小小的珠子要刷几十层大漆,每层都要等几个小时晾干,再根据不同层次的颜色打磨成斑斓的模样,珠子以金色为主,应了我命中的“庚金”,大漆的神奇在于,时间久了反而散发出更明快的感觉。

家人与友人,是焦虑中年最后的救命稻草,紧紧攥着,亦步亦趋。

我能清晰感到自己的衰老。过去从来不用记事本,现在刚准备做的事可能转眼忘却,过去通宵写稿,现在稍微缺觉就缓不过来,过去满世界跑新闻上山下乡不含糊,现在出差唯一的需求是酒店的床舒服点……更大的危机在于,刚工作时觉得有无限可能,如今天花板触手可及。雪上加霜的是,一路高企的房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幼升小”、“小升初”,宏观经济和收入增速同时放缓,人生终于变成了一道永远解不出的追及问题。

除了家人的鼓励、友人的陪伴,我似乎忘记了信仰。更让我不寒而栗的,是油腻正在侵蚀信仰。前段时间与朋友聊起自己的公号是否可以商业化,突然觉得信众是最好的受众,可以包装一番,未来可以运营、带货、to B、to C云云,聊得兴起,甚至飘飘然。

我从未如此厌恶自己。

当信仰都放在商业的天平上衡量价值,我的生命将终无归处,自己也终于活成曾经讨厌的样子。世俗和功利,以“为你好”的名义变成了鸩毒。不知不觉间,我完成了自我规训:要得到什么样的年薪,要住什么样的房子,要开什么样的车子,要儿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甚至连愤怒和批判,都是流行的样子。

我变得自以为是,滔滔不绝引经据典,仿佛看破红尘的样子;我变得善于批判,一叶障目指点江山,仿佛真理在手的嘴脸。批判消费社会,却趋之若鹜;批判群氓,却悄然间变得同样偏执。

油腻不在于手串保温杯,而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装腔作势,还沾沾自喜于这种对自己的背叛,高呼“活明白了”。我们为了生活负重前行的同时,把那些重负当成了壳,活成个王八的样子,还乐在其中,这就有点扯淡了。

九年前,刚刚皈依的时候,正顺风顺水。虽然几年调查记者的经历,看惯了生死灾难,但总是旁观者,皈依更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信仰在当时更像是锦上添花。学佛、诵经、义工、讲课、放生、朝拜,“精进”之余,更多是自我感觉良好。特爱跟人辩论,就跟自己是佛教代言人似的。

渐渐“忙”起来,工作变化,收入增加,生娃买房。于是定课中断,不再去做义工、讲课,一方面的确精力有限,而另一方面,信仰变成了点缀。偶尔向人解释,我吃素信佛。你问佛教是什么?我能瞬间头头是道讲一番,佛弟子的身份成了谈资,成了炫耀的资本,仿佛成了达摩祖师面前的梁武帝,人家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总算还有些形式上的功德,我却只剩下油腻。

我的两种状态,正是中国式信仰的两个侧面,一面是功利与傲慢,一面是点缀与谈资。可佛法不是这些,也不是给人鸡血的心灵鸡汤,不是神神叨叨的迷信。佛陀当太子的时候,看到生老病死,这种终极追问,才是信仰的原始动机。世俗的功名利禄,大可以用世俗的方式来追求,尘世中的烦恼,什么两口子吵架工作不顺啦,也完全可以用尘世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鸡毛蒜皮没事别麻烦佛菩萨,结果我们却把解决这些问题当成信仰,于是就像丰子恺先生陛下的信徒,感叹起“佛无灵”,哪里是佛无灵,是我们自己以世俗心求解脱道,能有灵才怪。

我们始终回避的衰老、疾病和死亡,这些不可逆的生命历程,才是作为佛弟子应该思考的。我们终将面对死亡,而我们对付死亡的方法,却陷入“未知生焉知死”的教条中,如果我们不知死往何处,抑或“死去元知万事空”,那么生命历程尽可以挥霍下去,一切世间的教化都变得短视,我要用更大的房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要用不断提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来获得他人的尊重,这个虚幻世界,我们还要活在他者的建构之中,不累吗?

即使我们有勇气挣脱,所谓活得自我,可是这“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即便如柏拉图到达洞穴之外、如尼采所言成为超人,我们却依然与这个世界对立存在。尼采将当下视为无限过去与无限未来之间的张力,而《金刚经》更进一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唯有了解这不断变化的世界之“空”,才知道佛陀证悟了怎样的智慧。那是超越生死、指向终极的道路,在这个维度审视我们的生活,才能体会信仰的力量。

趁着换工作的间隙,我重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完成了六年前因昏倒未能完成的朝拜。尤记得,首次一步一叩朝五台山黛螺顶时,泪流满面。第二次朝东林大佛,满心纠结,昏倒在山腰,脑海中全是怖畏。再往后,红尘作伴,求法修行之心渐渐淡了。这次了却六年前的因果,独自磕了五六百个头,每次叩拜时念的,已经成了保佑儿子平安健康,心中平和再无他求。

这一趟,从庐山东林寺净土苑开始,一路到东林寺祖庭,再到黄梅四祖寺、芦花庵、老祖寺、五祖寺。首次回到自己皈依时的祖庭四祖寺,青山红墙依旧,师父净慧长老却已不在。

跪在师父纪念馆里,想起恩师反复叮咛,“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恩师圆寂马上6年,再想起这句,突然觉得惭愧。当了近十年佛弟子,却沉沦在所谓中产焦虑和中年危机里。

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更不是佛弟子的归处。与此在相对,我们至少应该思考超越死亡的彼岸,在世间重新生活,换个思考的维度,像个生活者一样尽兴,像个旁观者一样平和,像个修行者一样坚定,就这一辈子,还不赶紧的?人到中年,重新当个佛弟子,老老实实修行,老老实实过日子,不扯犊子。

我是非典型佛教徒

针砭时弊 不舍慈悲

理性思考 不许骂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