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相信很多关于佛教的事情都是不正确的。他们认为佛教徒希望得到开悟,所以他们可以随时被嘲笑。如果你发生了不好的事情,那是因为你在过去的生活中所做的事情。
每个人都知道佛教徒必须是素食主义者,不幸的是,关于佛教的“大家都知道”的大部分内容都不是真的。下面你可以探索许多西方人对佛教常见但错误的想法。
佛教教导不存在的任何东西
许多诽谤被写成反对佛教教义,没有任何存在。如果什么都不存在,作家们会问,是谁想象出存在的东西?
然而,佛教并没有教导什么都不存在。它挑战了我们对事物如何存在的理解。它教导说,存在和现象没有内在的存在。但佛教并没有教导根本就没有存在。
“没有任何存在”的民间传说主要来自对阿纳塔及其大乘延伸,顺雅多的教学的误解。但这些不是不存在的学说,相反,他们教导我们以有限的,片面的方式理解存在。
佛教教我们都是一个人
每个人都听到了关于佛教僧侣对热狗供应商所说的话的笑话,“让我与众不同”。 佛教不教导我们与一切都是一体的吗?
在玛哈·尼达娜·苏塔中,佛陀教导说自我是有限的是不正确的,但说自我是无限的也是不正确的。在这经文中,佛陀教导我们不要坚持关于自我是这样还是那样的观点。我们认为,我们个人是“一件事”的组成部分,或者我们个人的自我是虚假的,只有无限的自我, 这就是一切都是真的,理解自我需要超越概念和想法。
佛教徒相信转世
如果你将轮回定义为在旧尸体去世后灵魂转移到一个新的身体,那么不,佛陀没有教导轮回的教义。一方面,他教导说没有灵魂可以转移。
然而,有一种佛教的重生教义。根据这个学说,正是一种生命所创造的能量或条件才能重生为另一种生命,而不是灵魂。“在这里死去并在其他地方重生的人既不是同一个人,也不是另一个人”,小乘佛教学者罗汉花写道。
但是,你不必“相信”重生才能成为佛教徒,许多佛教徒对重生问题不可知。
佛教徒被认为是素食主义者
一些佛教学校坚持素食主义,我相信所有学校都鼓励它。但在大多数佛教流派中,素食主义是个人选择,而不是诫命。
最早的佛教徒经文表明历史上的佛陀本人不是素食主义者。第一批僧侣乞求他们的食物,规则是如果一个僧人被给予肉,他必须吃它,除非他知道这只动物被专门屠宰以喂养僧侣。
业力是命运
“业力”一词意味着“行动”,而不是“命运”。在佛教中,业力是通过任意行为,通过思想,言语和行为创造的能量。我们每分钟都在创造业力,我们创造的业力每分钟都会影响我们。
通常认为“我的业力”是你在上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它密封了你今生的命运,但这不是佛教的理解。业力是一种行动,而不是结果。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您可以通过改变您的意志行为和自我毁灭模式来改变您现在的生活方式。
业力惩罚应得的人
业力不是正义和报复的宇宙系统。没有看不见的法官拉扯业力的条件来惩罚违法者。业力与引力一样没有人情味,什么事情发生了下来,你做的是你发生了什么。
业力并不是导致世界发生事情的唯一力量。如果一场可怕的洪水摧毁了一个社区,就不要认为业力会以某种方式带来洪水,或者社区中的人们应该受到惩罚。不幸事件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即使是最正义的人也会发生。
也就是说,业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导致一般幸福的生活或一般悲惨的生活。
启蒙一直被暴露出来
人们想象“开悟”就像翻转一个快乐的开关,而那个人从无知和悲惨到变得幸福和安静。
经常被翻译为“启蒙”的梵文词实际上意味着“觉醒”。大多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地,不知不觉地醒来,或者他们通过一系列“开放”体验唤醒,每一个体验只是更多,但不是整个画面。
即使是最觉醒的老师也不会从幸福的阴云中漂浮,他们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乘坐公共汽车,感冒,并且有时会挤掉最后一点牙膏。
佛教教导我们应该受苦
这个想法来自对第一高贵真理的误读,经常翻译为“生命就是痛苦”。人们读到并思考,佛教教导说生活总是悲惨的。我不同意。问题是,不会说英语的佛陀没有使用英文单词“苦难”。
在最早的经文中,我们读到他说生活是苦行僧。Dukkha是一个包含许多含义的巴利语。它可能意味着普通的苦难,但它也可以指任何暂时的,不完整的或受其他事物限制的事物。因此,即使是快乐和幸福也是因为他们来来去去。
一些翻译使用“压力”或“不满意”来代替苦难的“苦难”。
佛教不是宗教
“佛教不是一种宗教,它是一种哲学” ,或者有时候,“这是一种心灵科学”, 嗯,是,这是一种哲学。如果你在广义上使用“科学”这个词,那将是一种思想科学,这也是宗教。
当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宗教”。那些主要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倾向于以一种需要信仰神灵和超自然生物的方式来定义“宗教”,这是一个有限的观点。
尽管佛教不需要相信上帝,但大多数佛教学派都是高度神秘的,这使得它超出了简单哲学的范畴。
佛教徒崇拜佛陀
在历史上的佛陀被认为是一个人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启示,佛教也是非神论的佛陀,没有具体教导,没有神灵,他们只是相信神灵对实现启蒙无益。
“佛陀”也代表了启蒙本身,也代表了佛性,所有生命的本质。佛像和其他开明生物的标志性形象是奉献和崇敬的对象,但不是神。
佛教徒避免世俗,所以他们不能有关系
当人们听到佛教徒实践“不依附”时,他们有时会认为这意味着佛教徒不能与人建立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
依恋的基础是一种自我另外的二分法,一种自我依附,另一种依附。我们从一种不完整和需要的感觉“附加”到事物。
但佛教教导自我另一种二分法是一种幻觉,最终没有什么是分开的。当一个人密切意识到这一点时,就没有必要依恋,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徒不能处于亲密而充满爱的关系中。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