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问邓州中度禅师曰:「如何是暗中明镜?」
(识起迷情于暗中明镜的功能,心光内敛,心无光而能察照,是本真具足功德,万机昧不得。)
禅师曰:「万机昧不得!」
(前五根虽不开,万机尚避不过明镜暗照。)
僧曰:「未审照何物?」
(既在暗中,并无光源,如何照?又待照何物?
)师曰:「什么物不照!」
(大圆境智犹如一面镜子,汉来汉现,胡来胡现,何物不照?)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禅宗或大乘行者,当修行过程间,经过见性光、气旺布满全身,后得到体性住「一境性」中,若能不住一法而生心,则能继续往前修证,不执取过程间的一切境界;如此行者锲而不舍地继续用功后,则能打破黑漆桶、打破窠臼而入开悟之林。此时行者能以觉知心感知众生心,感知世间一切境缘。若也能不执取一切境,当能以般若波罗蜜多智慧,观照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有如禅宗祖师大德所言:面境能不即、不离。如此,更进一步地执行「执杖牧牛」的实修阶段,修舍一切内心妄想、习气、心病、个性、知见等,终归无所得,而证得究竟涅槃。
行者心净后因不执取五根见、闻、嗅、味、触等诸性之功用,仅能以心意根来体知一切境缘,故无有光明,心根照样能有鉴照的功能。有如色界天天神,已脱离色身束缚,祇能以心念来感知一切境,亦即六根归入一根---意根,故一根具有六根的功能,或者更究竟的行者,则六根能互用,成就一切见、闻、嗅、味、触、心等各自功能,也能六根归摄入一根---心根,而觉知一切因缘。
若以《楞严经》圣教量言,到识阴区宇中,行者能六根互用随顺,无有障碍。行者在色、受、想、行阴中,一直在超越一切修行境界中的执着,经历了诸根与体性圆满融合之修证中,体知能令色身中眼、耳、鼻、舌、身、意等根隔开成就,觉知通达十二类众生心;也能够用此圆满精妙本元,将一切众生从自识中生起,让所有众生从我身中流出无碍;也能体证自身从虚空中化起,证诸于虚空即是自身所归依处;进而能用识心体知有情、无情类,草木花卉、众生等均是互有依附而生之现象。此时识阴区宇行者即能再回过头来,用菩提圆融自性与诸根色尘再合融互用,如此从空性中依诸根又起用,最后使自性、诸根互用圆融随顺,想怎么化起一切相、现一切相,都能自在无碍。达此境界时,即谓圆融自性,佛性空有圆满究竟,且能与诸根互用中得随顺无碍。
2.释题
本公案名为「暗中明镜」,因行者开悟后,已脱离五根色尘的拘束,而能以意根来成就一切因缘法,也就是用「心」来感知一切境,故此时行者心镜清净,又不藉用光源,心镜即能鉴照一切境缘,故说有如暗中明镜。一般凡夫或色界天凡夫,还得藉用眼睛、见性去看,也要有光源才能看得见。若一行者破色身后,用心去鉴照一切因缘的话,就不必要有光源,就能够看得见。所以心明成镜的时候,就能用心光去照一切境,这个「暗中明镜」跟上一个公案「大圆镜智」有一点相像,祇是大圆镜智能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并及所有世界中的一切有情、无情类众生因缘果报都能了知。
禅宗行者破色身后,证得心明妄习退去,但因微习、极微习、极微微习等未尽故,祇能得心感知一切境,鉴照周遭一切因缘,感知此世界人事物,但还未能像果地佛如释迦牟尼佛等,能有大圆镜智,智慧遍一切相智、一切道相智。故知修证境界真实,即不会起贡高我慢心,就是拥有五神通,亦是薄地凡夫,不如证得漏尽,得无生法忍,始不再轮回于三界中。
「暗中明镜」都是用心感,这样对行者也有一好处,不必去看到所接触的各种因缘,或众生类的体相为何,不然有些众生是断头、断身或四肢不全者,有些众生则生成忿怒相、恐怖相。若行者也祇用心感,只能知其善与不善,友谊或恼怒众生者,这样倒也落得清净一些。
3.语体文解
僧问邓州中度禅师曰:「如何是暗中明镜?」
有一僧问邓州中度禅师说:「什么叫做暗中明镜?」暗中明镜的现象是什么?行者在修证过程间难免会有心光发明,遍照自身与虚空,但这也祇是三地菩萨的境界或是色界二禅天的境界,此等行者都是自性光明现起。你修到世间禅二禅境界,心可以发光,或者三地菩萨,心也是可以发光,故三地菩萨称明地,也可译成发光地。但是心发光不就代表你心清净,只是粗习气比较少而已,微细的习气仍然在。行者要修到心光内敛了,以后就没有光可现,无光可照,不必用心光照。除非您用心念去发起无量光明,不然自性光、心光是没有的。
我们自性本空,不必假借心光或是真正的光,这些都不必用到,我们的眼根一定要有光源才能照,心本来是空的,所以不必靠光源,也不必有心光。因本真具足无量功德神通,万机昧不得,即一切因缘你都可以搞得清清楚楚,所以说万机昧不得。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暗中明镜的功能,心光内敛,心无光而能察照,是本真具足功德,万机昧不得。此僧对于暗中明镜是何现象,搞不懂,故起疑情想问清楚这是什么现象。暗中明镜是指心光内敛不露毫光,却能鉴照虚空一切因缘现象。
禅师曰:「万机昧不得!」
此僧问说:「暗中明镜」是何指,邓州中度禅师就说了:「万机昧不得!」一般藉用五根诸性功能来体知一切境,只能见诸有境而不能知万机,暗中明镜者却能鉴照诸境外,还能感知境界外的种种机缘,故称说「万机昧不得!」有形境、无形的种种机缘都能够鉴照清楚,是谓「暗中明镜」。行者五根不开,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不用,或是超越了五根,祇用心去了知一切因缘,那么万机尚避不过明镜暗照,所以「暗中明镜」能透入一切无境之境,用心感知一切事端,比您用五根触尘而知的表面功能还要深入与灵验。
按语说:前五根虽不开,万机尚避不过明镜暗照,不用见、闻、嗅、味、触等性用,却能无所不照,无所不知。所以我们用心去鉴照一切众生,鉴照一切因缘的话,都清清楚楚的,这也就是万机昧不得之说。
僧曰:「未审照何物?」
此僧又问了:「不知您说什么,是能照何物?」暗中明镜既无光源,又能照什么物境、东西呀?按语说:既在暗中,并无光源,待照何物?
师曰:「什么物不照!」
中度禅师就说了:「什么物来不能照!」什么物都照,来者必照,甚至不来亦能照,暗中明境就是有此功能。譬如说有同学在外面毁谤法尔,不管是有心或是无意谈一些人事物的纷扰,像这种人的心态、业缘照样能鉴知,因此不必听别人转述,也能用体感知,这样是不是无所不照?
我们按语说:大圆境智犹如一面镜子,汉来汉现,胡来胡现,何物不照?前面公案已说了,汉来汉现,胡来胡现,不来不现!现在讲暗中明镜,还具有不来亦能照的心意超能。这些都是在讲你以后修证到这个心光内敛后的境界,心到底要怎么用?其实也不必用,它自然而然就在用,不必用一个有为的心在照、在用,它都显现在您的日常生活中,在您的行住、坐卧中,日用应缘这么就在鉴照、在用。
(1998年9月22日讲于龙潭)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