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的真正涵义及目的(慈诚罗珠堪布著)
一、皈依的涵义
有关皈依的涵义,在经书中有一个十分贴切的比喻,一个弱小的小孩子,若被狗或者其它动物追逐的时候,小孩子会感到恐怖,然后他就会呼唤妈妈的名字,并跑到妈妈跟前寻求庇护。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对这些动物有畏惧感,他相信他的妈妈能够救他,所以他不去投靠别的地方,而是跑到妈妈跟前。
皈依也是同样,我们感觉到轮回非常可怕,如何从轮回里逃脱呢?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有希望。其他世间的任何方法,都不可能让我们得到解脱。即使其他宗教有一些神通、神变,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憾,就是不承认无我。从两三千年之前的外道经典,到现在这些外道的经典里,始终找不到宣讲大空性的书籍,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之上,无论修行也好、行善也好,由于没有证悟空性,就只能被束缚在轮回当中。即使我们修学外道,也没有办法真正从轮回中跳出来。只有佛法才能让我们安全地到达彼岸,趋向涅槃。所以,如果我们对轮回感到怖畏,就只有皈依三宝。
如果我们对三宝建立了这种信任感,就叫做信仰。这是皈依的基础。信仰必须要以智慧而信仰,而不能盲目地信仰。如何以智慧而信仰呢?首先,就要知道轮回的过患,这是我们在外加行中已经讲过的;第二,就是要知道断除流转轮回的主要因缘,既不是烧香也不是拜佛,而是通过智慧——所向披靡、不可摧毁的无我智慧才能够断除。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因为其它的某个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一个愚蠢的念头—我执。现在要断除轮回,就必须培养正知正见,有了正知正见以后,我们就可以用佛教的无我智慧推翻多世累劫当中积累下来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所以,只有佛法才能解决轮回的根源。这样理性地思维,就能对佛法建立这样的信任感,这叫做正信。
建立无我智慧的方法,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所以大家应该会有一些初步的常识。就是无论从大乘的阿毗达摩(《俱舍论》),还是小乘的阿毗达摩入手,再到唯识、中观等等,然后就是密乘,这些系统的知识如果有机会都应当去学,学完以后才能彻底了解轮回、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只有在这些佛法,也就是刚才讲的俱舍、唯识、中观、密宗的经典里才能找到这些答案。其它世间的书籍虽然成千上万、浩如烟海,但即使你黾勉不倦、坐以待旦地攻读,令所有的书籍韦编三绝,都始终无法探询到这些答案。所以,学习这些理论对于我们树立正知正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能依照佛所说的去做,就能断除轮回的根源。这种信任就叫做信心。
信仰就是这样,其他的宗教讲信仰,佛教同样也讲信仰。但是我们的信仰首先不提倡盲目地信仰,而是让你去了解这些知识,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你自己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信心,这叫做理性的信心,这在皈依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不认为佛教有足够的能力帮助我们脱离轮回,你就不会去皈依它。只有当你坚定不移地相信,惟有佛法才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源,其它世间的学问以及外道都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如果想解脱,你就会心甘情愿地皈依。
要皈依,就应该知道“皈依”这两个字的究竟涵义。汉地的居士中有一种看法,众所周知,受皈依戒的时候会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凡是参加皈依法会的人都可以取一个法名,发一个皈依证,大家都认为自己有了这个证件以后,就是佛教徒了,从此以后就自称为皈依佛门的居士。
但这是不一定的。为什么呢?因为皈依这两字真实的涵义不在于法会隆不隆重,给你取不取法名,也不在于发不发皈依证,而在于自己心坎深处的一种誓言和决心。有了这个誓言和决心,则无论有证件、无证件,有法名、无法名都无所谓,这才叫做皈依,从此以后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参加了皈依仪式,有了证件、取了法名也不算皈依。
那是什么样的誓言和决心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三宝,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诸佛的化身、报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第二就是法宝,无论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只要是佛所说的法,都叫做法宝。法宝可以分为两部分:证法和教法。证法是什么呢?证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经典。教证二法当中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众,大小乘的观点稍有不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宝就是就证悟了一地以上的菩萨,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都叫做僧宝。从小乘的观点来看,僧宝必须是四位比丘以上。无论是否证悟,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才叫做僧宝。
作为学佛的人,对佛法不能有偏见及分别心。现在的居士当中有这样的情况:学密的人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认为显宗见解低劣,没有具体的修法等等;而学显宗的个别人,因为不能理解密宗里的一些比较深奥的法,就觉得这不是佛法,认为显宗才是正法。进而在大庭广众中去宣传,诽谤密宗,说密宗不是佛说的法。这些作法都不对,都应当杜绝。我们不能有门户之见,应不分大乘小乘、南传北传、藏传汉传,凡是佛法都要一视同仁。
在许多国家,一个城市里设立了各个宗教的中心、寺院、教堂等等,各个宗教之间都能和睦相处,我们佛教徒内部就更不能有这样的争论,同样都是佛法,就绝对不能执着、分别。如果有了分别心,说那个法不好,这个法不好,肯定就犯了谤法罪。谤法罪比五无间罪过还严重。所以,绝对不能去毁谤任何一个教派。
那是不是所有教派的法都要修呢?不一定。在所有的佛法当中,我们可以选一种法来进行修持,如果一个人想把八万四千法门都修完,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修,仅仅是阅读完八万四千法门的经典,穷其一生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种修法,能专心致志地修一种法,就等于修所有的法了。
实际的修行和信仰不一样,要信仰所有的佛法,但具体修行的时候就只须修一个法门,这是非常重要的。
僧众也是一样,无论南传、北传的也好,藏传、汉传的也好,凡是佛弟子,凡是修佛法的人,都是我们的道友。凡是四名以上,无论是藏传的四位比丘,还是汉传的四位比丘,凡是修佛法的圣者比丘,只要在四名以上,都是我们的皈依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我们的皈依处就是这三个:佛、法、僧。
密宗还讲第四宝。第四宝是什么呢?就是金刚上师。金刚上师既是三宝的综合体,也可以当成第四宝,都不矛盾。
我们在皈依的时候,比如说:我给你们传皈依戒,很多人往往会认为凡是受这个皈依戒的人都是皈依我,其实并非如此。皈依不是皈依一、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皈依所有的佛法僧。我只是帮助你们受这个皈依戒而已,所以不能搞错。
二、皈依的本体
皈依的本体是什么呢?就是决心。
皈依佛的时候,就要发誓:第一、我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间,释迦牟尼佛等佛为我的导师,导师是什么呢?就是引导的我们奔赴解脱的人。我们就要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他给我们怎么指路,我们就怎么走;第二,就是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其它世间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们的导师。必须有这两种决心才会有皈依的戒体。比如我们受居士戒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心里没有发誓不杀生,虽然受居士戒的时候,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却不能得到居士戒。因为你心里没有发誓,没有下决心从此以后不杀生。同理,皈依也是要从内心深处皈依以后,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时候也要发誓:第一、我从今天起乃至成佛的之间,生生世世将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法,作为我的道,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修的法。必须下这样的决心;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将其他宗教的法,作为我们的道。这两个决心有了以后,就有了皈依法的戒体。
皈依僧众的时候同样也要下决心:第一、我从现在起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学佛的僧众作为我的道友。为什么要将僧众作为道友呢?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如果一个人要走一段既漫长又危险的路,他就应该找一个有能力的朋友结伴而行,才能万无一失,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如果他形单影只一人独行,就可能会遇到一些事前意想不到,并且单枪匹马难以应对的灾难。同样,学佛的道路也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并且遥远漫长的。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我们也需要同伴,那谁是我们的同伴呢?世间的同学、同事、战友、妻子、丈夫、姐妹、父母等等,虽然他们甚至有可能为了我们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但这些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把他们当成道友,他们也不能给我们提供帮助,所以,我们的道友不是他们。只有学佛的僧众才是我们的道友。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让我们顺利地到达彼岸,所以是我们的道友及同伴。
第二、就是除了这些僧众以外,修邪魔外道的法或者是不修法的人,他们虽然也同样是众生,比如家里的亲戚朋友等,虽然不是我们的敌人,但也不能将他们视为我们的道友,要发这样的决心。
归纳起来,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各有两种决心,一共就有六种决心。具有这六种决心,才叫做皈依。
修皈依的时候,要反反复复地锻炼、串习,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决心。这个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这样的决心,修法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没有受皈依之前,应当在自己的相续中培养这种决心,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当诚恳精勤地修了很长时间以后,决心就会出来,才去受皈依戒。那个时候需不需要皈依的仪式呢?还是需要。如果没有传戒的仪式,仅仅有一个决心,还谈不上是戒体。要将发誓要转变为戒律,还需要一个皈依的仪式。但是,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有这个仪轨也没有用,有了这样的决心,再举行这样的仪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三、皈依的目的
虽然皈依的具体目的千差万别,但归纳而言,就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第一个是下等的发心,即想望这一世能健康、长寿、发财,或害怕下一世堕入地狱、恶鬼、旁生等恶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乐。他恐惧的不是整个轮回,只是轮回里的一部分,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最下等的目的;
第二个是中等的发心,即小乘阿罗汉的皈依目的,已经能意识到,整个轮回,从地狱到无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满了痛苦,没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厌离整个的轮回,希望自己一个人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所以就皈依三宝。这是中等的目的。
第三个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罗汉因此而希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
阿罗汉不是没有慈悲心,他也有慈悲心,但他的慈悲心是怎样的呢?佛经里有两个恰如其分比喻,充分地说明了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慈悲心的差异。阿罗汉的慈悲心,就象没有双手的母亲,当他的儿子被无情的巨浪淹没的时候,她虽然对儿子有很大的慈悲心,但因为她没有双手,所以无能为力,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儿子惨遭不幸。阿罗汉的慈悲心就如同软弱无能的母亲,当他看到众生遭受痛苦折磨的时候,也生起了悲悯之情,但是他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救度他们,只能寻求自己的解脱。
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却如同勇敢的父亲,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寡不敌众、命在旦夕的时候,知道如果不去救援,自己的儿子,就会被敌人残杀。因此而生起了难以堪忍的慈悲心,所以就披挂上阵,奋不顾身地去拯救儿子。他不但有极大的慈悲心,而且有所向无敌的能力和勇气。大乘菩萨就如同坚强无畏的父亲,他越感觉到轮回的可怕,就越有勇气和决心,不顾私利、毫不犹豫地去渡众生。这就是形容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在慈悲心方面不同的两个比喻。
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关键在哪里呢?就在于慈悲心。声闻、缘觉虽然有慈悲心,但是他们的慈悲心深度不够,所以他不去度众生。大乘菩萨的慈悲心,已经达到了视众生为独子,决不容许自己对众生的苦难视若无睹、袖手旁观,即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要拔济众生于水深火热之地的深度,这种义无返顾的决心,已经足够他去度化众生了。所以,大乘菩萨皈依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得人天的果报,也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解脱,而是想去帮助众生。
怎样帮助众生呢?不仅仅是在众生饥饿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吃的东西,生病的时候给予医药与照顾,虽然菩萨们也不排除建立慈善机构等等提供世间帮助的行为,因为这些也是饶益众生的方法。但他清楚地明白,这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要想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只有首先把自己的身心调整好,调整好以后,才有能力去度众生。调整的方法就是修法,修法的基础就是皈依,所以他就皈依三宝。上等的皈依目的就是这样的。
要做到这样的皈依,必须要有一定的慈悲心的基础,如果我们没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即使口头上说得再冠冕堂皇,内心深处也不会这样想。所以,首先要培养强烈的慈悲心,当慈悲心生起以后,你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其他众生,根本没有自私的成份。
有些人会不以为然地认为:自己还是一名凡夫,也同样需要解脱,如果这样发慈悲心,自己又如何解脱呢?关于此理,佛经中有两个的比喻:农夫种庄稼的时候,他的目标就是收获粮食,他在得到粮食的同时也会得到稻草,而不用专门去种稻草,丰收的时候稻草自然就有了。还有一个比喻,一个人烧柴做饭,当他把饭做好了以后,灰自然就产生了,只要烧火做饭,就会有灰产生。他不用专门去追求灰,自然能够得到。
同样的,如果你的目标真正是为了度化众生,就不用专门去做你自己的事情,在度化众生的同时,你自己的成就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为自己的事情而奔波,一心一意为自己打算,结果不但自己不能成就,更不能度众生。
数不胜数的事例可以证明,佛菩萨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事情,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他的一切目标都是度化众生,但是却已经成佛了。凡夫从无始以来到今天,经历了无数的生生死死,却一直是在为了自己的事情而辛勤操劳,从没有想过别人的解脱,即使有过一些帮助他人的行为,也不过就是类似社会上的慈善机构,所做的那么一点点有限的帮助,根本没有考虑过众生的解脱。这样为自己盘算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从无始以来到今天,始终一无所获。
有些人会满不在乎地说:别人梦寐以求的名誉、地位、财产、眷属,我都已经应有尽有,所以,我并不没有徒劳,并不是一无所获。但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环顾周围的人,当他们命丧黄泉的时候,不论地位多么显赫,财力多么雄厚,也只能两手空空、茕茕孑然地踽踽而去,跟普通的平民百姓没有两样。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们下一世还得从头开始,以前的这些名誉金钱都没有用,不但没有用,而且,今生他们为了获得这些金钱名誉,必定造下了严重的恶业,后世他们就必将为这些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为我们是凡夫,无始以来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串习下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利益众生的概念,所以现在要放下习以为常的一切执着,而一心一意地去考虑众生的解脱,立竿见影地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很难。但是,如果你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克服这一困难,仍然执迷不悟,不想去度众生,不愿意抛弃自私自利的念头。如果永远都有机会做人到是另当别论,但这纯粹是异想天开!要想再次得到万劫不复的人身,犹如蒸沙成饭、磨砖成镜。所以,当我们已经了知我执的过患以后,就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人身,竭尽全力发菩提心。菩提心非常重要!非常关键!希望你们最好能选择第三种最上等的目标。
即使发一个造作的菩提心,也会受益无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以从一开始的造作走向不造作!所有的佛菩萨,以及古往今来众多的高僧大德,都是从造作走向不造作的,他们没有学佛之前,都像我们一样,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夫。都是从凡夫薄地,走向最颠峰的佛地,没有一个是先天成佛的。所以,我们也不必因此而心灰意冷。高僧大德们不是神仙,都是人,他们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接受,愿不愿意下不下功夫。我们也清楚,世间的普通工作,一旦不投入,都将一事无成。越投入就会得到越丰厚的回报,就会越成功。同样,如果在菩提心上下功夫,是绝对会成功的。如果想修的时候蜻蜓点水地修一点,不想修的时候置之不理,肯定永远都修不起来。
如果我们修皈依戒的时候发这样的菩提心,就叫做大乘菩萨的皈依。
以上我们讲了,大乘的皈依与小乘的皈依,在皈依的目的以及皈依处的划分等方面,都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将皈依列入不共同加行。
受了皈依戒以后,就有三条必须放弃的行为,以及三条必须遵守的戒律,总共有六条戒。《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得比较详细,于此我们只简单地介绍一下。
首先要遵守的三条戒是什么呢?
第一、要发自内心地恭敬佛。如果你们的环境不允许从行为上恭敬也没有关系,只要心里有恭敬之心就可以。当然,在方便的时候,见到佛像就应当顶礼、合掌等等。还有就是不但要恭敬佛像,包括佛像碎片都应当恭敬。比如说:如果发现在不干净的地方,有一块佛像碎片,就要拿起来先搁在自己的头顶,然后找一个干净地方,恭恭敬敬地将其放在那里,这是第一。
第二、要发自内心地恭敬法。不论是大乘小乘,凡是佛法都要恭敬,不能毁谤法。恭敬法就必须恭敬法本,要将经书放在干净的地方,而不能放在地板上、屁股下面、凳子底下,或者不干净的地方,脚不能在法本上踩跳,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不但要恭敬法本,哪怕经书上的一个字,也都要象佛像的碎片一样恭敬。总而言之就是要恭敬法本。
第三、要发自内心地恭敬僧众。无论大乘小乘,凡是僧众都要恭敬。不但恭敬僧众,对僧众的衣服,都不能有任何不恭敬的行为。
这就是要做到的三条戒。
其次,不允许做的三条戒:
第一、皈依佛以后,不允许皈依世间的鬼神。世间的所谓护法以及外道的一些造物主、万能神等等,都属于世间鬼神的范畴。不能将他们作为我们的依怙,也不能对他们磕头。
第二、皈依法以后,不允许伤害众生。做为一名凡夫,要完全不伤害的确很困难,但是要尽量减少伤害,最起码也不能故意伤害众生的生命。要杜绝随便伤害昆虫,踩死蚂蚁等行为。如果无意或者是有意地伤害了其它众生,就必须忏悔。
很多人对佛法的认识不够,以为佛法就是念咒、磕头、烧香之类形式上的佛事活动。其实,这些都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悲和智慧,不伤害众生。不伤害众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一、小乘佛教的不伤害众生,只是单纯地不伤害其他众生。比如:不要去杀人,不要去偷别人的东西等等,但没有提到要去度化众生,这是小乘佛教不伤害众生的含义。
二、大乘佛教却是以不伤害众生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去饶益众生,度化众生。要帮助所有的人从轮回中解脱出去。最关键的就是要告诉他们,怎么去离苦得乐,这就是大乘佛教最关键的核心。当然,从见解上来说,大乘菩萨已经证悟了空性,虽然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不存在佛与众生,也不存在慈悲与伤害。但是众生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还一无所知,还需要大乘菩萨的帮助。所以,作为菩萨就有义务去帮助他们,让他明白真理的涵义,这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第三、不能跟外道同居。当然,无论在单位还是家庭,都会遇到很多外道,如果与他们有一些交往,或者仅仅是身体跟他们住在一起,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已经认为这些外道的法超凡绝伦,修外道的人也让你五体投地,并以此发心而经常接近他们,经常跟他们来往,这种情况就是不允许的。
皈依的六条戒律中没有一条是不可企及的,只要愿意皈依三宝,都能够做到,所以,受皈依戒不应该有什么顾虑。这就是皈依的学处。
皈依的修法已经介绍完毕,如何在修行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就在于你们自己了。事在人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都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原文链接: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