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龙兴寺舍利宝塔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3-02-09 19:25:52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龙兴寺舍利宝塔
  龙兴寺舍利宝塔位于成都彭州市。古塔七座,其层次都是奇数,这与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有关。佛教的许多形象和活动也都采用奇数,以此来表示清静、上天或吉祥之意,所以习惯上塔的营造为单层,又以7级为标准层数,因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说。龙兴寺塔为17层,堪称全国级数最多的古塔。
 
  龙兴寺塔屹立在彭州市区龙兴寺内天王殿前的中轴线上,展示了我国早期佛教的宏伟气势和劳动人民的高超技巧。是一座高41.5米的密檐式四方形砖塔,它与旧日高大的城郭、挺拔的苍柏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诗人、画家的笔下,经常有它的形象出现,给人们带来了艺术享受,外地游人莫不来此一睹它的风采。
 
  相传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232年)立佛教为国教,在释迦牟尼死后200多年(约前272年—前226年),将佛骨舍利分为8.4万份,在世界各地于同一天内建了8.4万座塔,用以供奉。其中在我国建了19座真身舍利塔,而益州有其4,龙兴寺即居其一,是世界最古老的佛塔之一。20世纪30年代有叶济澜者,在所撰《四川的彭县破塔何以不全倒塌》一文(载民国十七年出版的《东方杂志》第25卷第17号)中,竟称龙兴塔始建于周穆王(前947年—前928年)时野舍尊者。清光绪四年(1878年),邑人吕调阳主修《彭县志》时,又根据咸丰元年八月,有男子夜盗龙兴塔顶朱雀,雀口衔一铜铃,上刻甲子年志公为十八顶造,女弟皇氏九娘施;又发现塔的檐马舌上铸有“大同二年”四字。从此大书特书地定为梁塔。加以民国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1923年2月14日)该塔东南、西南二角倒塌后,人们获得众多的铸品,见到一躯佛像的莲座下有“大同二年邑子(即弟子)萧衍造”之文;又有铜铸一具,前有坊表,下有金铺,金铺边棱也有大同字样。故古塔建自梁武帝也就坚信无疑,而民间也有梁武帝皇氏九娘与著名僧人宝志禅师一夜赌修而成的说法。
 
  近年来,建筑、考古专家张驭寰、林向等先后实地考察,以其外观为空筒形结构建筑风格、砖型,结合文献论证,认定建于唐宣宗大中年间(847年—860年),而字砖、檐马、朱雀衔铃等梁代大空禅院遗物,则为建塔时所利用。
 
  龙兴寺塔由于建在平原松软的冲积层上,修塔时采用黏结性能较低的黄泥浆,砖为墓砖,规格长短厚薄不一,有汉魏六朝几何、钱币、联壁、云坟等花纹砖和隋代的宝相花纹砖杂砌,其中空如竹的正方直筒形,仅有三个用砖叠涩的楼层,缺乏横向拉力,因而整体性较差,若遇地震波冲击,塔身会大幅度摇摆,致命沿着上下成

\

直线排列的合洞从中剖裂,因多次地震的危害,到了明末就垮去东北一角,又说是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为巩固新生的大西国政权,镇压武装判乱在此试炮轰倒的。清乾隆中期塔体益坏,出现了“早晚有烟雾自顶出,层叠入空,目中乃灭。每出常经十余日不散”的奇特现象。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1786年6月1日)因受泸定磨西7.5级地震波及,更加深了破坏程度,中部纵裂,形成两峰并立之势,历久如故,人称“天彭破塔”,成为天府一大奇观。时任川陕总督岳钟璜的《题北塔》诗中,就有“立塔中分势欲离”、“永镇天彭第一奇”的佳句。到民国十一年(1922年)南半部垮塌所存仅一隅了。因原塔身自十级以上逐级内收缩小,这所剩一角的内收曲线,特别突出地显露出来,远眺如悬弓天外,近视若腾蛟冲霄。每当夕阳西下,龙兴破塔残影,倒映在附近鸽子市方圆数丈的天池中,宛如一枝玉笔直指霄汉,人们安坐池边的吊脚楼上,一杯清茶,听池塘蛙声一片,观水中倒影,其乐融融,这就是多年来文人赞誉的“青蛙望北塔,玉笔点天池”的由来。
 
  龙兴寺塔历经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虽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经过1933年松潘叠溪地震,1976年南坪大地震的考验,仍安然无恙。但随着岁月的流逝,特别是1981年5月1日,被一苏姓精神病患者拆毁6层,只剩残高18.74米后,已失去它昔日的风采,塔基也已开裂,千秋古塔濒临倒塌之虞。
 
  1940年冬,能海法师(解放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莅彭讲经,礼扫残塔,深感痛心,毅然发愿重建,设立“重建益州龙兴寺舍利塔筹备委员会”,在成都、重庆、上海、天津等地募化,在县境新兴乡太平寺建大窑四座,烧制造塔纪年专用塔砖。在龙兴寺内,仿加尔各答金刚舍利塔式样,建造了模型塔,以探索研究建塔经验。这座新建成的舍利模型样塔,主塔高12.33米,4小塔高5.11米。1986年由佛门善男信女募资粉糊装修工程,安装宝顶,于塔身嵌入844尊佛像。赵朴初会长为样塔题写塔名“龙兴舍利宝塔”。班禅额尔德尼用汉藏文分别题写:“南无吉祥释迦牟尼佛”。现已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国运昌隆,人民幸福,党的宗教政策日臻昭显,弘扬佛教文化,团结广大宗教界人士,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四川省佛门高僧宽霖、遍能、隆莲、清定和龙兴寺住持正乘和尚等诸山长老联名上书发愿重建龙兴塔,完成能海未竟之事业。受到广大佛门善信和各界人士的赞同,同时也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彭县人民政府于1992年以彭府函第86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佛教协会自筹资金修建。成都市文化局也以成文物发(1992)第40号文件批复,以消除垮塌险情,改善城市景观,同意拆除龙兴古残塔,重建新塔。同年5月25日,在成都文殊院成立了以清定法师为主任委员,海山、真意、正乘为副主任委员的四川彭县重建龙兴舍利塔委员会,礼聘全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名誉主任,受到他的高度赞赏,认为修建新塔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大事,并首献人民币5万元表示支持。重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财务组、总务组、监察组等办事机构,正乘担任了大量建塔事务。1992年12月31日(农历腊月初八),龙兴寺开始拆除重修,由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工程公司四公司四处承建。 1993年3月26日,彭县人民政府彭府函第25号文件:同意新塔建成后属于宗教财产,归县佛教协会所有,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由县佛教协会负责使用管理。继由统战部等九个部门组成建塔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建塔中的有关事宜。划拔建塔基地2390平方米,补偿30万元用于建塔的前期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建塔筹备工作,经建塔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定,于1994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九)上午10时在龙兴寺内舍利塔前举行奠基典礼。有国内外三宝弟子及社会各界人士一万多人参加了奠基仪式,四川省、成都市有关领导到会祝贺,掘土奠基,并祈祷塔事吉祥,开展法会十天,进行显密佛事活动。
 
  新塔完全按国家城市规划,由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本着体现佛教建筑风格的特点进行设计院,根据当年能海法师仿印度加尔各答的菩提加雅大塔形建造,残塔塔身拆除后,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封闭了地宫,开始建筑大型龙兴宝塔,由1座主塔和4座隅塔组成,分为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整个塔基为30平米见方,深挖土方达7000多立方米,并用钢筋混凝土浇注,面积900平方米,厚10米。为保证耐久、耐磨,塔座地面采用大理石铺面,规格为600毫米×600毫米×80毫米。塔身均呈方锥形,上小下大,塔形雄伟、挺拔、庄重,四隅小塔中冲突而出,腾空而起,寓意着佛教文化深刻的内涵。
 
  主塔高81米,内设5个塔室,展览释迦牟尼佛应化事迹及佛门书画物品。其墙面用浮雕佛像壁画,并有双向楼梯直上64米塔顶平台,观赏天彭风光,四隅护塔各高26.7米,塔身为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
 
  塔座由黄、红色花岗石,塔身、塔顶外装饰采用斩假石面,安置铜质漆金塔顶,并配避雷针,以四角主盘为引下线,每合供铜铸、玉雕佛像,计1080尊,并供奉如来舍利,装藏龙藏巴利语藏,藏语系藏经及台湾省佛陀基金会赠送的《中华大正藏经》等经典、法器76箱。
 
  这一重大工程,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清定法师筹款117万元,香港圣一法师捐资22万港元,上海越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小弟和上海宝藏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文斌各捐资30万元;美国宣化上人及寿治大和尚各捐资1千美元,日本洛南高等学校附中校长虎头佑正捐资2万日本以及国内外四众弟子等争先敬资。历时三载,耗资2000万元,于1997年末竣工,气势恢弘的龙兴宝塔巍然屹立于天彭镇北。塔基前后门敬产丰碑和镌刻汉白玉汉、美、日、藏4种文字,由马识途题写“龙兴舍利宝塔顶”,四面佛像座前分别刻出由四川省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冯修齐先生撰书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楹联。
 
  南面:气贯九峰,势薄诸天,法雨祥云开净地;脉通三昧,形钟五岳,金刚宝座镇彭门。
 
  北面:北废无常,修持有道,慧心遍拜千尊佛;圣凡同理,因果异途,定力直登万仞山。
 
  西面:溯阿育以还,古塔犹存,丛林焕彩;自会昌而后,地宫无恙,石佛重光。
 
  东面:名刹忆高僧,远绍昙摩,近尊能海;神州兴宝塔,南流湔水,北峙岷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