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人间佛教禅观要义

发布时间:2022-10-23 18:26:38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人间佛教禅观要义

  人间佛教禅观要义──谈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特色与贡献

  性广法师 演讲

  洪真如居士笔录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二日讲于香港妙华佛学会

  主席、各位佛友,大家晚安!

  很抱歉,我不会广东话,所以完全听不懂主席介绍的内容。一般介绍时,多会称赞演讲者,可惜因为我听不懂,所以无法享受被称赞的快乐!

  这是玩笑话,现在言归正传。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大家见面!除了座中几位曾跟随慧莹长老尼到过台湾佛教弘誓学院的学员,大部份都不曾见过面,但内心一直觉得与大家很亲近。一来是我们同样研读印顺导师的著作,学佛的知见与思想大致相同;二来是慧莹长老尼的因缘,长期以来长老尼对昭慧法师及我非常爱护,几次到台湾,都会去弘誓学院,我们也因此认识了许多随行的妙华佛友。所以不但对妙华不陌生,而且觉得很亲切。

  这一次到香港,主要是昭慧法师出席中文大学和树仁大学合办的一个圆桌会议。另外是我们有一个心愿,想要为慧莹长老尼作口述历史,采访他一生精勤求法,说法无厌的可贵历史。长老尼已届九十高龄,一生所走过的学佛与弘法的历程,很有时代的代表性,也非常值得后学晚辈的学习与效法;所以我们这次来香港,主要是想为她做个访谈,并搜集、整理长老尼珍贵的弘法照片。因此来港因缘,长老尼希望我们能在妙华演讲;也因此有了这次以法相聚的因缘。

  我这次的讲题是:“人间佛教禅观要义──兼论印顺导师禅学思想之贡献”,这是昭慧法师替我出的题目。当时乍听,觉得很好,不假思索就答应了,等到开始准备大纲,才发现题目很大,一个半小时是讲不完的。二○○○年我写了《人间佛教禅法与当代实践──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综述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二○○四年出版《禅观修持与人间关怀》,对前一本书的重要的禅修课题做进一步的专题论述。所以,若要完整地讲说此次的演讲题目,将以上两本书的内容加起来,也是不够的,昭慧法师出了一个很好但却范围太大的题目了。

  另外,昨天一位居士跟我说,希望今天演讲能介绍一下修持“四界分别观”的具体方法。然而实修方法,不太能以演讲的方法呈现,因为牵涉到方法的操作与练习。所以,教导“四界分别观”时,为了让学员亲证“四界”的特性,除了宣讲方法,还要带领学员实际练习,在调整学员的修持方法与解答实修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是解行并重中,完成“四界分别观”的学习与修持。这不可能在一个半小时中,透过讲者单向的口头宣讲,就能完成的。以喝茶为例,口头宣说茶香、茶味与温度,描述种茶、收成与制作的过程,凡此种种,都只是停留在知识讲解的听闻阶段,还要进一步亲自品尝,这才能真切地体验茶的滋味,也才能得到喝茶的益处。

  这次讲演的题目范围很大,又有学员想要知道实修的内容,无论是哪一项,都无法在一个半小时中完成。为了顾及演讲时间的均衡分配并与听讲学员有互动的机会,我们以一个小时的时间,简单介绍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的特色,然后留半小时回答各位的提问。由于实修问题,牵涉很广,如果能有明确的内容,或许能比较具体地讨论。

  壹、简述印顺导师禅学思想之特色

  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的特色,可以简要归纳为两个纲领:一是修行知见的确立,二是大乘利生三昧的发扬。第一项内容,可以看出与中后期,乃至中国佛教不同的特色;第二项则是“人间佛教禅法”的精神。以下的讲说,将此两大纲领,开为六个子题,分别说明之:

  一、以发心内容分判声闻与大乘

  一般将佛教大分为大小二乘,并视南传佛教为声闻佛教。一,见到大家点头,就知道我们都受到印顺导师的熏陶。一般提到“声闻佛教”,都称为“小乘佛教”,而印顺导师则认为佛法的如实相并无所谓大小,大乘与小乘,应从佛弟子学佛的实际动机与行愿中去分别。并以“声闻佛教”(而不是“小乘佛教”)来称呼南传佛教。“声闻”,梵语 cravaka,意译为“弟子”,在佛陀时代,是指听闻佛陀音声与教法而修道,以迈向出离胜果的圣者,包含僧俗二众弟子;后与缘觉、菩萨并列,而为三乘之一。

  如前所说,佛法的大小乘之别,印顺导师认为不能单从形式,而更要以发心的内容与实际事行所表现出来的成就来划分。如果发心修行只想自己的解脱,所有行为都只是有利己身而不及于众生,则纵然心心念念想成佛,修持的是号称大乘的方法,仍然与悲心济众,勤苦不懈的大乘精神是不相应的。更且今时的声闻──南传佛教中,其中亦有发大乘菩提心的修行者。所以应当与实际的发心与事行而不单从法门本身来判定。

  以修行实例来说明,比如“安般念”与“念佛法门”;前者是南传佛教盛行的修行法之一,后者是中国大乘宗派之一。从表面看,安般念是声闻法,念佛是大乘法。但是印顺导师特别提醒:如果念佛时,心心念念都只想到自己的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在实际的事行上强调要万缘放下,不顾其它,尽可能地累积自己往生净土的资粮。如此的修行心念与行为,都只单为了自己的解脱与福乐,而也没有实际的利生事行,则不啻为发出离心的小乘行。如果是于众生中发菩提心,为了练就一身度生的本事而修学安般念,则安般念就成为大乘的修行法门。所以大小乘,应以发心的内容与度生的事行做为分判的标准。

  再以安般念为例。台湾有个学生跟我学禅修,修了安般念以后,很高兴来跟我说:“师父!安般念实在太好了!我原来鼻塞的老毛病,修安般念修到鼻子通了!”好厉害,安般念还可以治鼻塞呀!请问大家,如果是以想要身体健康,治愈鼻塞的心念修安般念,是声闻心还是大乘心呀?都不是,这是人天的增上生心!印顺导师依修行人的发心内容而分判上中下三品,即:“下求增上生,现乐后亦乐;中发出离心,涅槃解脱乐;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乐。”同样是安般念,如果修持过程中,只是一味祈求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事业顺利等等人天福报,就是人天乘。而如果以安般念修定,得色界四禅境,以安般念修观,观出入息的长短冷热自相,观无常、空、无我的共相,以十六胜解行之观慧力,次第证得声闻圣果,这是发出离心的声闻乘。而如果修安般念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度生能力,希望在帮助众生的时候,能情绪稳定,定力坚强,智觉深彻,有益于利生事行,则安般念对他而言,就是“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的菩萨助道因缘,就是大乘禅法的所缘。所以,重点不单只是用什么方法,还要看发什么心来修持禅法。

  二、以佛法正见引导修行方向

  谈禅修首要的是具足正见,比如,要去一个未知的地方,最好能先看地图,对目的地有整体方位的掌握。在禅修正见的提撕与启迪方面,印顺导师的思想堪称最佳的修行指南。但是,早年为什么有些人会说印顺导师不关心禅修,乃至于认为他“没有修行”,所以没有资格谈论禅修呢?从义学思想的成就来说,导师关怀的是整体佛法的兴衰,故探本溯源,以印度佛教的流变为主,治学的领域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广及大乘三系,纵贯两千余年印度与中国佛教思想的演变历程。禅修是佛教的重要成份,但却不是全部。因为重要,所以举凡修行正见的确立,定慧二学的厘清,依发心之别而分判三种修行系统的论述,印顺导师在其著作中多有阐述,而且立论精辟,见地卓越。另外,流传于世间中的教法,更有教制的发展、教典的结集等因时地人之不同因缘而有的问题;而在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尤其应重视缘起中道正见的把握,使流传于世间的佛法,在契机的教化中保持不失契理的原则。因此,印顺导师思想的成就是多面性的,只注意他著作等身的思想成就,而忽略了他对于修行正见的提撕,才会有他“不重视修行”的错误印象。

  再者,甚么是修行?并不只有闭眼盘腿或数珠念佛才是修行,印顺导师从佛在人间与初期大乘精神的启发中,主张应从正闻熏习中确立正见,由正见而启净行,更以不废人间事行的诸多利生三昧,而成就悲心济众的大乘菩萨行。有关此中的教证与理证的论述,在我《人间佛教禅法与当代实践──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有较详细的说明,因为时间关系,不能在此多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参阅。

  我从导师的著作中,读到很多对于修行正见的提醒,有些更是发人所未见,为什么一些批评的人看不到呢?他们是没有看导师的书,还是看不懂,还是断章取义地恶意批评呢?

  如果导师不重视或不曾提到禅修的问题,则在我写的书中怎么能够讨论并引述导师那么多重要的思想与资料呢!所以,事实胜于雄辩,在属于修行的义理方面,印顺导师的思想的确是指引我们正确修学佛法的明灯。

  三、强调由观身开始的观慧次第

  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的大乘不共法章,主张先由观身开始的修观次第。如说:“惑业有分别,分别由于心,心复依于身,是故先观身。”主要的意义是:人类因无明迷惑所产生的妄想“分别”意识,主要是“由于心”意的了别作用而来。而佛法是“缘起论”而不是唯物或唯心论者,故从身心交感,心色相依中,体悟到“心”是“依于身”而有的活动与造作。从依心念展转而起惑造业来说,佛陀彻底的了知心意的性质及其种种功能与作用,更是重视心意的净化。佛陀指出,众生因固着之自性见,不能以深彻的中道智慧,体证诸法的依缘生灭,无常、无我、无自性空,故在执有无、执常断──主要是在常见与我见的无明愚痴中,流转生死,无有已时;所以修行而得以断除生死根本的,最重要的就是破除对身心执常、执我的无明见。

  如果在座有熟悉南传佛教“四念处”修行法门的人,听到“观身”法门,并不会觉得特殊。但相较于印度中期以后的大乘佛教,乃至于中国佛教,这样的主张是特别,而且也是很重要的。从印度大乘佛教的唯识学派以来,禅修有渐渐重视心识的倾向;而中国佛教的天台、华严与禅宗,一皆以观心、修心为尚,最终佛教的禅修法门终于走向常乐我净的“梵我论”中,背离了佛法无常、空、无我的不共世间的根本精神。

  一般来说,我们会对身体有爱染,但在从小到老,身体由壮而病而死的经验中,一般人不会认为身体是常恒永存的。但奇怪的是,心念变化的速度比身体的变化速度快,按理说,我们对于心念应该更不会起常恒见才是,但众生却不能如实观照心念的刹那生灭,一刻不停,而是远离(心念不断变化的)真实情况实相,对心做超越的,远离现实的玄思与幻想,故产生“永恒真心”、“不变实体”等脱离现实真相的无明见。此中需要分辨的是,佛教有些宗门标榜“心地法门”的禅法,虽然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念刹那的无常幻灭心是假相,但是却主张离开现实经验,而主张有一真常不灭,常住清净的真心、佛心。这跟印度的梵我思想,跟儒家、道家的绝对形上心、道,其实是同一思路的结果。

  但是如果在修行过程中,一直严守如实观照的原则,先从观身下手,在观身的过程中,无论是观身的息──呼吸,观身的四大、五蕴,观身的种种组合──三十二身分,观身的不净、变坏等,从如实了知它的无常变化中,是不会起常恒见的,就不会产生一个真实永恒,长期不变的“我”,作为我们形上的,一切法的依靠了!想要避免落入无明痴想的泥淖,就应该对诸法做按步就班的,彻底的,如实的观察;此中,对身的观察不容易起常见,而如果一下手就先观心,但却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不知修假想观与真实观的分别,罕有不落入真常心,永恒性的无明邪见中,而离正法的如实知见越来越远者。所以导师“先学观身”的提醒,可以说是溯源于根本阿含与初期中观大乘的观慧之学。

  四、阐扬以利生为主的大乘三昧

  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着眼于苦难众生的需要,肯定菩萨入世利生的大乘精神,充满了“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悲愍心怀。他老人家发心:“愿生生世世在这苦难的人间,为人间的正觉之音而献身。”在这一句话中,透露出不急求速成,不急求一己解脱的,伟大的菩萨道精神。印顺导师所说的:“不修深禅定,不断尽烦恼。”就是彰显大乘经典止观二学的特色。

  此中可以进一步分别,从定慧所缘来说,导师的观点与声闻从观身开始的“四念处”修行方法相同,而和以观心、修心为主的唯识学、如来藏系,乃至中国佛教大乘不同。但以阐扬大乘利生特德的人间佛教,其定慧修行重心与声闻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自利解脱为主要修行目的声闻定慧二学,是四禅八定与四双八辈(南传《清净道论》的观智,则说五阶智十六观智)。亦即,为了强化观智,故强调修学制心一处、专注不动的甚深禅定;为了断除根深蒂固,生死根本的无明我执,所以一意专念于自我身心无常、无我的观照。从甚深定力与无我观智的成就来说,是很殊胜的,但是对于入世利生的菩萨行来说,是不理想的;因为菩萨利生需要适众生需要而灵巧择法,关顾多方。所以我们曾经以两句话来对比声闻与菩萨定慧所缘的不同,即:“声闻缘自身苦发出离心”与“菩萨缘众身苦发菩提心”的不同。所以菩萨的定学,是以助成利生的三昧为主,慧学则除了自净其意,洞观诸法无自性的不共世间智,而且更扩及到所有利生方法的善巧方便智。

  印顺导师在【妙云集】的《青年之佛教》一书,特别谈到《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的典故,童子从发心礼敬文殊师利菩萨开始,一站一站的参访善知识,其中有航海家、数学家、制香师等,每一位善知识都弘扬一种利生法门,并感召一群人跟随学习,展现菩萨利生与领众的殊胜特德。诸位菩萨所弘扬的皆称为(某某)三昧法门。“三昧”是定心的一种,其特色是不住于安止,而是在行动中专意于利生所缘,并以平等持心的三昧力助成所有的利生事,这也就是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定慧二学的特色。

  以昭慧法师十几年前在台湾创会的“观怀生命协会”为例,其中有一项救助流浪犬的护生活动,志工们会定期到公立收容所去关怀犬只有没有被虐待的情形。记得有一群佛弟子志工,担心新年假期中收容所的犬只无人照料,故牺牲假期去清理狗粪,并帮它们洗澡。在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是不会也不能入四禅八定的安止定的!如果有些人还要讥嫌人间佛教的修行者“没有修行”,不利用假期去闭关、禅修。我们就应有自信的声明,大乘菩萨道的修行,就正在这种种的利生三昧中;比如在一心护念流浪狗只的福利中,在清洁狗舍,照料食物、饮水的行动中,而得“护生救狗三昧”。这绝不是玩笑话,而是符应教证、理证,而且能在经典中找到经证的观点,这也是大乘不共声闻的止观特色。

  再进一步分别,人间佛教的禅观修行亦有不同于中后期大乘的特色,即避免落入“常、乐、我、净”的,神秘与唯心的泥淖,而直探初期大乘的利生行,菩萨的正常道。菩萨的禅修所缘虽也观“苦”,但不是沉缅于己身的苦迫而急求出离,而是转向观察众生苦,且不局限于人类,而更扩及于一切有情。讲到这里,突然想起台湾很久以前的一首流行情歌,曲名、歌辞皆不知,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一句:“只想你,忘了自己,陶醉在爱河里。”若是删掉最后一句,倒也可以用来比附菩萨精神:一心只想着众生的需要,而忘了自己(的安乐与解脱)。世间亲子、情侣之间,只要能彻底净化我、我所的个己狭隘私情,才能升华为普覆一切的菩萨大慈悲心。所以,时时事事能忘己之私,只是照顾别人的需要,这就是菩萨精神,而如此伟大无私的心怀,更在大乘利生三昧的修学中,透过止观力的培养而得到强化。

  五、依于次第,渐入甚深大乘三昧

  虽然大乘三昧的特色是不偏重静坐,而在利济众生的行动中得其三昧力;但是印顺导师也指出,就禅法的循序渐进,不躐等躐等、侥幸而言,修习像十住地菩萨所得的三昧,是要渐学渐深,才能有所成就的。所以,想要定慧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应重视从浅入深的次第;这与标榜不需次第而能顿证的一些宗门禅法有所不同。比如“首楞严三昧”,若有人见经上所说,菩萨成就三昧时能得广大无碍的大用,就想直下少修而得顿证,则事实上所呈现的结果却是,虽然成立了玄妙的修行理论,但实际入手的修持,却也不能不另求易行方法的瓶颈。

  以学开车为例,在台湾考驾驶执照,大都会先到训练班练习开车。在模拟的环境中反覆演练重要的驾驶技术,如路边停车,倒车入库,上坡起步等。一个月的时间,就在模拟道路上开来开去,重覆学习。但是请问各位,到训练班学开车是为了什么?总不是为了穷开心,就在模拟道路上握着方向盘,反覆地做起动、加速,停车等动作吧!所有的训练,最终目地是为了能在真实的道路上驾驶,但衡诸学习的效果,在模拟道路中针对基本驾驶技巧,按步就班,有次第的练习,比起一开始就直接上路,在道路上边摸索学习,一边还要开车行进来得安全而有效果。

  所以,我们举办禅修时,即针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定慧学习原理,安排依戒生定,由定发慧的修学进度,在良好而不受干扰的环境中,让学员专心学习,以增长定慧能力。在禅堂中学习四禅八定、诸阶观智的精进禅修,其目的是为了增进心性的堪忍性,以利于人间利生事的推行,而能证得大乘的甚深三昧力。

  六、以考证方法澄清禅宗史迷雾

  以上简略介绍印顺导师的禅学思想特色,接着再提一件虽不直接与修行有关,但却是导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力,回应世间学者的谬说,以澄清重要禅史公案的贡献。

  导师曾经写了一部《中国禅宗史》,并因此而意外得到日本大正大学的博士学位,起因是为了纠正胡适对于禅宗历史的谬论。原来,胡适主张不是六祖惠能,而是神会才是《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的作者,不但否定慧能的历史地位,也否定达摩禅法的一贯性。对于古来禅者与禅史的批评,更是心存刻薄,言语尖锐,动不动就讥嘲“和尚捏造、做假”,自栩要在古籍中“捉妖赶鬼”,将“达摩、慧能,以至西天二十八祖的原形都给打出来”。

  面对胡适的文章,导师认为这不是修证所能解决的,徒托禅理的高深、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乃至于人身攻击,都不能有力地回应胡适的主张。他指出,胡适依考据方法所作的论断,如果不同意其说法,唯一可用的,是同样用考据的方法,检查其引用的一切证据,指出其中的误会、曲解之处。更须从《坛经》文本本身,提出不是神会所造的充份证明,唯有如此,即以考据对考据,才能根本推翻胡适假客观考据以遂主观成见的错误论断。

  导师因其对中国佛教的感情,不忍禅宗大德被学者错误的研究结果所污蔑,故暂时中断自己的研究进度,着手于初期禅宗史的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深入探讨,写就《中国禅宗史》一书,确定慧能与《坛经》的关系,给与神会应有的评价,也对胡适的谬说施以有力的纠正。导师以周延缜密的思辨力,对于中国初期禅史的传衍和转折的关键处,抽丝拨茧,条分缕析;使禅宗的“历祖传记”与“禅者语录”之特性,得以拨云见日,还原实况。他的研究手法,不但拓宽了观察的角度,更启发了诸多思考的灵感。日本人即因此书的学术成就,主动授与博士学位(不是荣誉博士)的肯定。江灿腾教授即认为,就国际禅学界来说,印顺导师可能是中国学界唯一能发挥影响力的少数人。

  由于时间关系,这次的讲演的讲说部份就到这里。

  贰、答问

  上来简单叙述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的特色与贡献,以下则谈一谈个人研习导师禅学思想与实际禅修的一点心得,或许对于在座关心实修的同学有一些助益。

  个人认为,想要禅修应具足三个面向,才不致于错走冤枉路。一、基本法义的了解,二、定慧知见的厘清;这两部份,大家可以从研读导师的著作中,具足坚实而正确的佛法正见。三、是具体禅修法门的学习,此中需要能知晓明确的修行技巧,而在实修过程中,若产生困境与难题,最好能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以提供适切的建议与解决的方法。

  安般念简介

  前面提到安般念,在此也简单澄清一个观念。一般称“安般念”(anapana-smrti)为“数息观”。smrti,巴利语称sati,是念、念住、专注的意思。ana,指入息;apana,指出息。“安那般那念”简称“安般念”,也就是将注意力专注于鼻息的进出,以之为摄心修定的方法。原文中并没有“数”的意思,所以意译为“持息念”是比较精确的。

  一开始用功时,如果心念很快就能安定下来,那么就应该直接念住于呼吸,不需要经过数息的过程;因为数目还是名言概念,数数目会把心意弄粗,反而不能安静。在什么时候数息呢?当心念非常散乱、掉举时,可用数息做为初步摄心的方法。所以安般念──持息念是念住于息,即“观息”为主,退而求其次才是“数息”。若心本已安静,或数息到心安静,就应该把数目放下,直接念住、觉观鼻息,如此修定才能更上层楼。如果错认安般念就是数息,从头到尾都在数数,反而会因数字而让心意举扬浮动,心念会一直停留在很粗浅的层次。须知,在较深的禅定境界中,是连名言概念都没有的,如果心念一直停留在数字名言中,就无法进步了,所以要以观息、念住于息为主,以数息为退而其次的辅助。

  第一题

  学员提问:

  请问法师,如果我在家里自己禅修,没有跟老师学,这样行不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法师回答:

  这位学员想知道的是:一、可不可以在家禅修,二、可不可以没有老师而自修。

  关于第一项,重点不是是否在“家里”,而是能不能知道修行的途径与方法;如果能,则在家自修也是可以的。当然,以客观条件来说,居家环境中眷属围绕,邻舍杂遢,初学者较会受干扰。但如果居家环静堪称安静整洁,家人也都能配合护持,则在家自修也同样能有所成就。

  传统有一个观念,认为在家修或自修会“走火入魔”。这与在不在家或自修与否,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与是否具足修行的正见与净善的心态有关。我有时会跟学员开玩笑:“反省自己怀有那么多的邪知邪见,俗情俗念,现在我们自己就是魔了,还怕什么走火入魔!”导师在《成佛之道》中提醒,应“依慈住净戒”依于慈悲心与清净戒行的基础,以为修学定慧二学的基础。

  关于第二项,从修行知见与技巧的学习来说,透过善知识老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在《成佛之道》中,导师说《阿含经》中的“四预流支”预入圣法流类的四个方法,第一即是“亲近善知识”,接下来才是“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与“法随法行”。除非是佛陀或缘觉圣者,能靠着多生累积的净善择法力来自修,一般人都需要善知识的教导,故佛陀时代的弟子称为“声闻”。

  随师而学是一个基本原则,但是从实际情境来考量,则可以有很多种善巧方法。比如我们在台湾举办禅修,在七天的共修课程中,会把禅修的基本观念与技巧教给学员,并且安排小参时间,让学员能单独与老师讨论各人实修所面临的困难与疑惑。参加过禅修的学员,当掌握了基本知见与方法之后,都有自修的能力,可以回家后自行练习。如果需要小参,则让学员可以用打电话的方式与我讨论,这也是提供在家学员一种方便。因为重点不是亲自见面,而是能有畅通的联络管道,以即时解决禅修者的实修疑惑或进度需要。

\

  所以总结而言,不是居家与道场的不同,而是能否有不受干扰而净静安全的空间;不是个人独修或与老师共住的差别,而是能否有老师的适时指点。

  第二题

  学员提问:禅定是不是要放下概念?

  法师回答:

  从人的知觉来分析: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这六根在非闷绝、非睡梦的平常清醒状态中,很容易向外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而生起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产生种种的知觉、认识作用。而禅定的修行,是专一所缘,制心一处的锻练;此中对于“一缘”、“一处”专注,不是六根同缘一处的专注,而是关闭前五根,唯意识专注于一境而得“一心”的,非平常心识的专注。

  而禅定又依定力的浅深,分为八个层次,即四色界禅与四无色界四空定。从知觉专念的由浅入深,当禅修者能远离恶、不善法,能降伏五盖,心念专一而得初禅成就,此时定心中的寻伺心所能强力地念注于所缘,不再进一步引生名言概念的分别作用,当概念分别止息,则言语止息。须知,人类的语言首先由寻、伺的投向目标,进而引发思虑,形成概念,构作语言,所以语言是思虑、概念的名言音声化。

  当入初禅时,心的寻伺作用强力地任持于所缘,而思虑作用微弱,故构作名言的运作止息––––言语寂静。须知,此时的寂静不只是“禁声”,而是思虑、了别作用减弱故“无言”。至此,因欲乐扰动所引生的忧苦将不再生起,身心得到轻安与喜乐。依次,禅修者可以再进修二、三四、禅,乃至四空定,但无论如何,入初禅时,已然脱离对所缘境作名言概念的分别。所以,我们不必一直注意自己在禅修时有没有“放下概念”,而是以好的,循序渐进的方法锻练心意;当定力增强,自然会远离名言概念的造作与思维。当然,禅定力是层层升进的,从色界初禅至四禅,还有多分、少分的禅支生起,严格说来,要到四禅以上,才算“制心一处”的深定。有关于四禅八定浅深次第的进一步说明,可以参阅我的《禅观修持与人间关怀》一书。

  第三题:

  同学提问:念头在禅定里面应该是否分不开?是不是应该不在禅定里面去想?念头会否变成一个障碍?

  法师回答:

  这个问题是问“念头”,以及它与“禅定”、“想”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掌握修定与修慧的基本原则来处理。

  一、以修禅定而言,“念头”(意念活动)是禅定欲以降伏、寂止的对象。因为“念头”属于意识的活动,其内容有与前五识所共起的意识,或意识向内的自省或回忆等活动;在修定的过程中,妄念、杂念若随着散乱与掉举心一再生起,则会障碍禅定的进步,如果能伏心(的妄念)不起,则在定力的增强中,心意的扰动即将渐次止息。二、以修观慧而言,“念头”是观慧觉察的对象。若能对心意活动作正确、如实的观察,将能彻见意识内容与活动的依缘生灭,无常无我,进而体悟诸法无自性故空的正理。

  对于初学者,不可避免地经验到杂然纷呈的“念头”一直在干扰着修定或修慧的过程。重要的是对于定慧所缘的坚强任持力,而不必太在意杂念、妄念的干扰,因为“专注所缘”与“去除妄念”仍有不同,前者的“注意”对象是禅修所缘,后者的“介意”对象则是所有与禅修所缘不相干的意念妄念。所以,只要安心持恒地念住于禅修所缘,久久修之,必得定慧成就;反之,若太在意妄念的生起,及其内容,它反而成为我们注意的对象。比如说,当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去想那只顽皮的猫。”这时,我们已经想了。

  第四题:

  同学提问:有一位朋友,他在禅修时,可以坐七、八个小时,没有惛沈,也没有觉知,那么他的心念还在吗?

  法师回答:

  “昏沉”,是心暗眛无力的状态,当惛沉生起时,则对所缘无力把捉、专注,而更有一种惛然朦眛,困然欲眠的感觉。“觉知”,其语意较含糊,不知指的是五识触对外境的感知?还是对自我身心的觉知?但无论如何,凡是心意不能任持修定所缘,而对身、心或其它还有觉知,就表示不是在禅定的专注境界中,而要到色界禅心以上,才会寻、伺心所渐息,苦乐觉受泯除。

  而问“心念还在否?”则不如问“禅修所缘忘失否?”无论是修定还是修慧,在整个过程中都不能忘失禅修所缘,所缘一忘失,则杂念纷起,定慧力散失。以修安般念为例,若依之修禅定,则在修到四禅之前(四禅以上,身息停止,若欲更上进步而得四空定,需要换所缘),心念都要专注于鼻息。若是修观,当能专念于息时,则进一步就要观察它的无常、空、无我相;应注意的是,在整个修观的过程中,都是依于息而有的,相应与正法的如实观察。以佛法不共世间的解脱慧而言,禅修的重点不在于无知觉修禅定,而在于破我执──开智慧,以得无自性分别的空性慧。

  如果所缘境忘失,修到什么都不知道,则不是昏眛散乱,就是落入有分心,连禅定都不是,更何况是观智。总之,禅定要得心一境,除了唯一所缘,对于其它则无知无觉,不动如山;若是观慧,则对所观境之生灭因缘,彻知无碍。

  第五题:

  同学提问:内观可否以言语文字讨论?

  法师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从禅修的理论与实践的各别特性来说明,亦即,禅修应该涵盖观念与实修两个部份,属于正见的观念部份,是从闻思中获得;属于体证的部份,则非实修不能至。这二者因为特性不同,所以入门之要有异,很多人忽略正见的功德,认为文字知解对修行无用,所以常导致盲修瞎练,白费光阴。但是修行亦不能只是停留在文字知解,而应有切实修行的经验与体证,否则空口白话,说食难饱。所以,正见揭露方向与方法,实修着重体证与境界,前者凭藉言诠以指路,自然需要语言文字之善巧施设;后者端赖实修以亲证,如不着二边的中道见,深彻法性的般若慧,都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中得证。只是一般人混同方法与境界,知见与实行,单单举扬圣境中“不可说”的部份,忽略了唯有正见能启净行,能引导学人不偏离缘起性空的中道。

  这也就是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中所说的:“始则直其见,次则净其行,足目两相成,能达于彼岸”。总之,正法修行需要理论与实践二者密合无间,这才能不偏离正道,也才能得到佛法修行的真正利益。

  第六题:

  同学提问:什么样的禅定才是最好的?

  法师回答:

  在《阿含经》中,佛陀说最好的禅定力是四禅,它的定力深到可以帮助禅修者在观慧中易于彻见诸法的自相、共相,而得缘起空性的智慧。而它也是修习神变的有力因依。佛陀与俱解脱的弟子们,大都以四禅力修观,也大都在四禅力的观智中证阿罗汉果,故又称之为“根本定”。

  现在有一种修行方法,偏重观慧的部份,放大特写于禅定的弊病,故强调修慧而不修定,但这是因噎废食的方法。依之,最好的情况只能以浅遣的专心力量观察所缘,因为定力有限,修观时将不能清楚的观察到诸法的自相与共相,如此,要彻见法的无常、无我与缘起相,是相当困难的。

  其实,若不放大禅定的局限与缺点,比如会贪着于定乐而不求出离等等,则应注重戒定慧三学是佛陀的完整教法,缺一不可。若能秉持修行的正确知见于心态,则修禅定能得现法乐,能得殊胜解与分别慧,再依此定乐与功德进修无漏解脱慧,这才是《阿含经》中佛陀教导的修行次第与常法。

  第七题:

  同学提问:会不会是自己前生没有修禅定,所以今生修得很慢,不能修得好?

  法师回答:

  从因果律来说,当然一切现象的呈现都有其因缘,但在《阿含经》中,佛陀曾教示阿难尊者:“缘起甚深”,我们切勿将事件做单一归因。所以,除非自己有能力观察前生因缘,否则倒也无须对眼前一时的修行困境起疑惑,并将之归过于前生,然后以此自我构作的幻想当成一句“紧箍咒”,遇逆境则拿来思虑、“持诵”一番,纵然事实或许并不如此,但“紧箍咒”一经这么三念四念,都快弄假成真了!所以一定要解开此一自我设限的“魔咒”。

  根据我们与禅修者相处的经验,各人禅修进度的快慢,各有不同:有人修定快修慧慢,有人修定慢修慧快,有人修定慧皆慢,有人修定慧皆快;至于慢时会延滞多久,快时又是多快,其中情状不一而足。但是最重要的是“善调伏心”,在迟滞不前时,注意保持心念的平稳,不要让沮丧疑惑,退心失志的意念生起,乃至于长期盘据其心;在进步顺利时,则注意不要得意张狂,掉举亢奋。只要修行就会有进步,对修道的前途不需做无谓的幻想。

  曾经有一位学员,刚开始禅修时昏天暗地的,五盖时常现起,但是他很有耐心,在最初的一、两年中,无论再忙,禅修再困难,也都能坚持一天早晚各坐一个小时。两年之后,定慧的修行进度开始稳定进步,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成就。一开始时,他一上坐不是惛沉、打瞌睡,就是散乱、掉举,而且身体也时常酸疼僵硬,有时真觉得自己资质鲁钝!但他却不因此而气馁,仍然能平心静气地面对困难,在持续努力而不患得患失的善调其心中,经过一、两年功夫,这位学生好像开了窍一般,开始稳定的进步。所以,重要的是善调其心,绝对不要暗示自己:不行、不能!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希望。

  更可惜的是一些人,都还没有尝试修定修慧,就先给自己下一个“业障深重”的诅咒,不断的暗示自己:不能、不会、不行!平白断送了自己可能进步的机缘。藉此齐聚一起讨论佛法的因缘,给大家一个祝福:要解除心中的修行魔咒,消除对修定修慧的畏惧与自我划地为限的滞碍,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收获。佛陀所教导的定慧功德,我们都能学习,并且亲证其殊胜功德。也希望大家在印顺导师思想的引领之下,都能发广大心,不退菩提!最后,祝愿各位:

  福慧增长,六时吉祥!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