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当代中国大陆佛教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佛教主体精神与世

发布时间:2023-01-11 15:46:00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当代中国大陆佛教传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兼论佛教主体精神与世俗化倾向的调适

  宗性

  一、前 言

  八十年代以来,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潮中,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落实,佛教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可以说是佛教事业在新时期春天的来临。2001年12月10日至12日,在京举行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盛况空前,江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从国内外宗教形势、宗教的社会关系、宗教事务的管理以及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等多角度,对宗教工作做了科学的分析,是当前宗教建设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讲话。因此,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是当前宗教事业第二个春天的来临,带来了宗教事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新机遇。会议还特别强调“要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要指导、帮助和支持宗教团体结合各宗教的特点,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建设”,由此可以看出,党中央对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及关怀。

  今年,全国及全省又相继召开了第七届佛代会,会上对当前佛教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对末来佛教发展的方向作了规划。会议号召所有的佛教徒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无论是从外部宗教政策来讲,还是从佛教界内部发展趋势来看,加强自身建设都必须引起教界同仁高度重视。有鉴于此,笔者想就佛教自身建设中,佛教的主体精神如何健康的传播所面临的一些机遇与挑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以此就教于诸方贤达。

  二、当前佛教传播的历史机遇

\

  佛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两千余年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历代祖师的盛力弘扬和精心阐释,以及历代大德为法忘躯、舍身护教的精神所致,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圈,对中国社会及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周边国家(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在中国两千余年的成功传播,充分说明了佛教具有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契理契机传播的圆融性。这些成功的经验,为当今佛教的传播提供了文化机遇和典范。

  然而,近二十年来,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以及与国际间的频繁交流和相互合作,中国大陆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及市场贸易的自由化,社会大众用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随之产生的迷茫与困惑,燥动与失落也不断俱增,这些内在的心灵困惑,其外在表现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协调发展。同时,中国社会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了近百年战火的痛苦,社会大众对安定与和平表现出极大的期望。而佛教文化不但注重心灵的净化,调和心灵的顺序,重视心智的培养;并且佛教提倡协调个人与社会人群的关系,倡导社会大众在奉献中忘我,在忘我中觉悟,在利益人群中充满喜悦,在充满喜悦中身心安乐。佛教文化中这些精神理念,正包含着解决和缓和以上社会现象的方法。因此,社会大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协调发展,以及社会大众对安宁与和平的热爱,为佛教的传播营造了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度。另外,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以及相同文化间不同学科的交流,当代中国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的景象,这为佛教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鉴于历史提供的文化机遇及现实提供的社会机遇,我们完全可以运用佛法的智慧,将佛法圆融于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从不同角度来阐发佛法的宗教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理论学、教育学、美学、关系学以及佛教艺术及其与其它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开拓和塑造多元化的佛教文化。总之,当代中国大陆佛教的传播,有着十分可喜的机遇。如果能把握好这些社会提供的历史机遇,努力开拓进取,必然会给佛教在社会的传播带来光明的前景。

  三、当前佛教传播面临的挑战 ――世俗化倾向的日益凸显

  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全球化的信息时代。近年来海内外佛教界有识之士都在关注一项重要课题,即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如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并且又能争取持久的生存和更大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佛教文化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问题。这也是中国佛教在历代传播过程中,必须首要协调和处理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只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佛教文化的内涵能有机的关照时代、社会,深入文化领域,与社会大众交汇融摄,更好地为社会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发挥佛教界自身的优势。但是,要把握好佛教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是需要有勇气、魄力和智慧的。在这一过程既要保持佛教文化的主体精神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受损害,又要使佛教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大众。但是,从当代中国大陆的佛教发展的形势来看,似乎有逐渐偏离佛教主体精神的框架而朝着世俗化方向倾斜的趋势。

  所谓佛教的主体性,简单地说,就是佛教的核心理念及真正精神,就是真正能体现出佛教不同于其它哲学、宗教、文化等的鲜明特色,这些鲜明的特色所具有的价值和能发挥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哲学、宗教、文化等所不能取代的。因为只有当佛教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是其它文化所不能取代的时候,佛教文化的存在及其发展才有意义,才不会被社会所忽略和遗忘。比如佛教的缘起论(世界观)、因果律(善恶观)、解脱论(生命观)等核心理念,是与其它宗教所不共的。

  所谓佛教的世俗化倾向,简单地说,就是佛教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一味地迎合世俗的低级需求,违背佛教的核心理念及真正精神,脱离佛教文化的主体性轨道,形成世俗化的佛教文化。而这种世俗化的佛教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又会丧失其佛教文化的价值,并且更不能为社会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发挥作用,其生命力十分短暂,只会阶段性的存在。

  对于这一课题,佛教界许多有识之士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大陆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给佛教传播带来的新的挑战仍然存在。众所周知,旅游观光是中国大陆经济建设中的支柱产业,而许多佛教寺院因其所处地理环境及历史文化的优势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许多寺院为了配合旅游事业的需要,不得不增设旅游服务项目,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商业经营中,从而削弱了寺院理应是传播佛法的场所的社会教化功能以及自我修持的宗教功能,带有明显的商业化倾向。另外,大多数信众由于对正信佛教的内涵理解不够仅仅停留在消灾免难、求财求名的层面,许多寺院为此而加大了带有浓厚的民俗化色彩的经忏佛事的力度,以满足部分信众的需求,带有浓厚的民俗化倾向。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笔者绝无贬低民俗化佛教的意图。相反,笔者认为,民俗化佛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合理性的,是佛教为了接引社会大众,在佛教主体精神的框架下所开设的方便法门。比如绝大多数经忏佛事,其原始用意是为了利用音声佛事赞叹三宝的功德,或者是为了忏悔罪障,让内心得到净化,或者是为了自我修持而制定的仪规精神。但是,这种合理性正在不断的被淡化,值得引起反省和注意,让民俗化佛教回归到佛教真正精神和主体性框架中来。总之,佛教的逐步商业化及民俗化形成了佛教世俗化的不良倾向,这种现象不利于佛教真正关怀生活的主体精神的传播,成为佛教主体精神传播的严峻挑战。

  但是,种种社会现象表明,社会大众对佛教的需求并没有减少,这就要求佛教界人士如何顺应时代,把握机遇,面对挑战,敏睿的洞察社会,在佛教传播的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就是说,如何处理好佛教传播过程中,佛教主体精神与世俗化倾向的关系。

  四、佛教主体精神与世俗化倾向的调适

  笔者以为,要想处理好佛教主体精神与世俗化倾向的关系,必须在二者之间找到调适点,这一调适点就是必须加强两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方面是把握好佛教主体精神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必须对寺院的职能有明确的认识和界定。

  所谓佛教主体精神的适用性,就是佛教传播必须考虑社会大众的需求心理。而当代中国大陆佛教的传播,与社会大众的需求心理似乎有脱节的讥嫌,对佛法的解说太玄奥化及专业化,不利于社会大众理解和接受。因此,佛法在传播中,必须对佛教的主体精神作大众化、生活化、通俗化的调适,让社会大众能充分理解佛教的主体精神,自然就能避免世俗化倾向的扩大。只有这样,才能保正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既能保持佛教主体精神不受影响,又能避免世俗化倾向的漫延,维护佛教健康的形象。

  另外,当代中国大陆的许多名山大寺,由于受各种内外的因素影响,对寺院的职能认识十分模糊。寺院虽然是旅游圣地,也是文化资源,但更重要的是,寺院是传播佛法的道场,肩负着教化信众及僧团自我修持的重任。而大多数寺院在这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寺院具有的教化社会的功能及自我修持的宗教功能日趋削弱,丧失了其作为寺院的真正含义。因此,当今佛教的自身建设,对于佛教寺院的职能定位必须明确,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更应该让寺院在职能上作出方向性的调适,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道场。

  笔者以为,要想作好以上两方面的工作,必须从以下五项工作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一、重视佛教文化的挖掘和整理。赵朴老生前非常注重佛教的文化性特征,并对佛教文化的内涵作过精辟的论述。总的说来,佛教文化工作的重心,就是从横向上研究佛教文化与其他文化间的互动关系,从竖向上研究佛教文化自身发展的自动规律,从而把握佛教文化的适应性、圆融性,为佛教文化的传播提供理论参照。

  第二、加大佛教教育的力度和广度,提高佛教徒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因为佛教徒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佛教在社会大众中的象。佛教徒大致可分为出家众及在家众,因此,佛教教育除了重视出家众的培养和提高外,在家众的教育也不能忽视。既要大力加强出家众的专业化教育,更要拓宽在家众的推广式教育,从而全面提高佛教徒的整体素质及综合素质,树立佛教徒的良好社会形象。

  第三、调整佛教界弘法观念,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弘法方式,全面推进佛教社会化进程。佛教界在弘法的过程中,应本着关照现实、透视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则,以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的灵活弘法方式,推进佛教社会化进程,让社会大众共同分享佛陀的智慧,增强社会大众对佛法正信正行的勇气。

  第四、佛教应本着 “来自十方、回报十方”的感恩理念,投身于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佛法的传播绝不是孤立的,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同时,佛教界也应以“知恩报恩”的姿态,回馈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增强社会各界对佛法的认同感。

  第五、理论联系实际,丰富宗教自我修养的内涵。佛法的宗旨在于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升个人内心的心智修养。佛教界必须本着“闻、思、修”的原则,通过禅修、念佛等多种形式,提高宗教自我修养的气质。

  总之,佛教界如果能从以上五方面(文化、教育、弘法、慈善、修持)工作着手,扎实加强自身建设,既能发挥佛教主体精神的适用性,又能充分发挥寺院的宗教职能。这样,既能保持佛教主体精神持续健康的良性循环,又能遏制佛教世俗化倾向的漫延。

  五、结语

  因此,当前佛教自身建设工作,必须把佛教传播过程中,佛教主体性与世俗化倾向的关系处理好,变机遇为挑战,化淘汰为生存,保持佛教的主体性不受损害,维护佛教的健康形象。为信教群众提供正信、正行的佛教文化,引导信教群众进入佛教的智慧大海,净化社会大众的心灵,启迪社会大众的智慧,才能真正的为当代社会的稳定、和平与发展服务,才能真正的实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目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