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的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
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
四.放生离九横。五.放生寿命长。六.放生官禄盛。
七.放生子孙昌。八.放生家门庆。九.放生无忧恼。
十.放生少疾病。十一.放生解冤结。十二.放生罪垢净。
十三.放生观音慈。十四.放生普贤行。十五.放生结善缘。
放生的好处无法描述,谁放谁知道。持续放生,功德无量:快则三天,慢则三年,必有神奇感应!
换位思考,你就会知道放生为什么功德大了!一个人即将被杀害,忽然获救,你说这个人对救出自己的人会有什么感恩之情呢?
清朝诗人,彭际清云:『邻鸡夜夜竞先鸣,到此萧然度五更;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
放生功德与利益有十五种:一.放生合天心。二.放生顺佛意。三.放生免三灾。四.放生离九横。五.放生寿命长。六.放生官禄盛。七.放生子孙昌。八.放生家门庆。九.放生无忧恼。十.放生少疾病。十一.放生解冤结。十二.放生罪垢净。十三.放生观音慈。十四.放生普贤行。十五.放生结善缘。
放生顺佛意:一代如来圣教,以普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为宗旨。佛法以人道为主,旁度五道。放生众生生命,是治标的救度方式之一。
法华经云:『佛以一大因缘示现人间,何谓一大因缘?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是也。』
众生有生命,有佛性、可成佛,虽造业堕畜牲道,业报尽,翻身为人,修行可成佛,放生就是与未来佛广结善缘。杀生即是杀未来佛。
不吃众生肉,就是不杀生的扩大延续,是佛慈悲心的流露表现。
放生免三灾: 一.刀兵灾。 二.疾疫灾。 三.饥馑灾。
疾疫灾:疾是多病苦,疫是细菌传染病。
放生离九横:放生能远离九种的横厄,免受九种的灾难,是故圣僧憨山大师苦劝末法众生应该励行放生,救度众生。
放生离九横:
一.得病无医。
二.为火所焚。
三.横堕山崖。
四.毒药咒诅。
五.王法诛戳。
六.水中沉溺。
七.非人夺精气。
八.为恶兽所啖。
九.饥渴所困。
得病无医:得到病症,当下无药医,战不过死神,一命呜呼哀哉,阴阳相隔,名为得病无医。
水中沉溺:犯水厄,中外古今,多少人死在大海,湖水、溪圳、求救无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死得无奈,因缘果报,名为水中沉溺。
古德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火所焚
非人夺精气:恶鬼道的众生,阴境众生,魍魉魑魅众生夺人之精气,使血气衰弱,渐归黄泉。
多放生,可解冤释结,化消恩怨。
横堕山崖:杀生重往往横死郊外荒山。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云:『放生寿命长,放生官禄盛。』
弥陀言:你若常发愿,命终必得往生净土,弥陀不虚愿也。
放生官禄盛
今生作官大,高官显耀,扬名天下,是过去生中曾经放生,布施喜舍而所得是也,是名为因果。
因果经云:『今生做官为何因?三世黄金粧佛身,三世修来今生受,紫袍金带佛前求,黄金粧佛粧自己,说尽如来盖自身,莫说做官皆容易,前世不修何处来!』
黄金粧佛粧自己,成就福德因缘,自己不吃亏,福不唐捐。佛是福慧两足尊。
今生做大官是果,三世黄金粧佛身是因。
放生与布施是因,来生得官位是果。
放生後,这些放生物投胎转世为人,这些贵人往往是你宿世放生的生灵,你与他结放生缘,救他一命,他今生还你债,回馈你,名为因果是也。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云:『放生子孙昌,放生家门庆,放生无忧恼。』
放生当下就是广结善缘,子孙就昌旺,家门丰庆,家和万事兴,无忧无恼,快乐充满希望。
放生子孙昌:子孙满堂,欲生男便得男,欲生女便得女,处处能随心所欲─放生果报。
放生是因,子孙昌旺是果。
放生家门庆:放生能得家内喜气洋洋,一切顺利,人事物调和。
放生无忧恼:放生当下慈悲心现前,日日生活在法喜充满中,心地无忧无愁,轻安自在。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云:『放生少疾病,放生解冤结。』
放生是因,少疾病是果。
杀生得三种果报: 一.多病苦。 二.夭折。 三.不如意眷属。
放生解冤结
放生是因,解冤结是果。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云:『放生罪垢净,放生观音慈,放生普贤行。』
放生罪垢净有四种神圣意义: 一.放生诸佛赞叹。 二.放生消除因果循环。 三.放生求忏悔。 四.放生善根增长。
放生诸佛赞叹:放生顺佛意,增长大慈悲心,日夜得安宁,福德日益,诸佛赞叹。
放生消除因果循环:世界战争,国家内乱,这是众生共业,因果循环所致,若能实践放生业,解除因果牵缠,世界战争,国家内斗,自然平息。
放生求忏悔:宿世杀业重,今生明白因果,不断放生救度众生,一来以表忏悔,一来拔度众生免受灾难。
放生善根增长:发起放生的大愿,当下就是大慈悲心的流露,也是善根同一时间展现的刹那,很多人因为放生的关系,使得感触生命的可贵,这种仁慈的表现,心地自然善根大展流露。
放生观音慈:人人履行放生,保护众生生态,众生生命得到保障,这种慈悲心的表现,当下就是如同观世音菩萨化身,普度众生一般。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应以国王、宰官、比丘、比丘尼、居士、妇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国王、宰官、比丘、比丘尼、居士、妇女、童男、童女身而得度,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於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保护野生动物,比起放生来得神圣庄严,因为有逮捕动物,侵占动物的生命权,才有慈悲放生的动机,这是无可奈何的补救方法,如果能当下保护野生动物,保障动物自由生命权,『放生』这个名词就消失於世间了。
放生是由外在的动物放生起步,放生到最後要回光返照,将自己心内的贪瞋痴众生,也应该一一放生出去,达到心地清净无污染,光明自在,解脱得证无上菩提,这就是真正的放生神圣意义。
放生普贤行:放生不只是放畜牲道的众生,还包含六道的众生在内,放生是广义的度化众生,所以放生具足普贤十大愿王的德行。
华严经普贤菩萨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於众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菩萨不能离开众生而成正觉。
华严经普贤菩萨云:『若诸菩萨以大悲心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属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就无上正觉。』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受持读诵普贤十大愿王,是人临命终时,最後刹那,一切诸根,悉皆坏散,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於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憨山大师放生功德偈云:『放生与杀生,果报明如镜。』
印光大师云:『十法界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虽则高下悬殊,苦乐回异,总皆未断惑业,未出生死。天福若尽,即便下降,狱罪若灭,仍复上昇,犹如车轮,互为高下。我今幸得人身,理宜委曲设法护惜物命,体天地好生之德,全吾心恻隐之仁。良以诸物与我,同生於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化育,而且同知贪生,同知畏死。仁人於枯骨,尚且掩而埋之,於草木,尚且方长不折,况肯为悦我口腹,令水陆诸物,受刀砧烹煮之苦哉。』
谛闲大师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历朝以来,缁素通人,慈善大家,以放生为务者,典籍所载,未易仆罄也。」
「古圣先贤,莫不以仁慈济物,博爱利生,是知凡为人者,要当以仁存心。」
「夫干曰大生,坤曰广生,生物不息,天地之大德,人秉天地之气以生,当以天地好生之心为心。」
(谛闲大师语录)
圆瑛大师
「至论护生一事,佛儒二教,若合符节。我佛以大慈大悲而为救世之本,大慈者,与一切众生之乐,大悲者,拔一切众生之苦。」
「吾人当学佛之大慈大悲,实行戒杀放生,方是学佛之行。是以学佛者,不仅持律戒杀,尤当竭力放生,方合我佛慈悲宗旨。」
「儒教周易有言,干曰大生,坤曰广生,天地之大德曰生,故孔子赞易以生生。吾人应体天地好生之德,提倡戒杀放生。」
「出家以来,每年力行放生,本会乃以莲池放生会为名,当以佛教慈悲,儒宗恻隐,而作护生运动,实为天下无上吉祥善事。」
「希望社幷会诸君,勉力行之,即遇寿辰、结婚、生子,是自己求生,庆生吉祥之事,均宜戒杀放生茹素,以善因而求善果也。」
(圆瑛法师讲演录)
妙善大师(金山活佛)
「最好的消业方法,莫过于放生,世界上最大的恶业莫过于杀生害命,反过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善业是莫过于戒杀放生,所以放生是最大的功德。你能依我的话,赶快量力买生物放生,就能增福延寿的。」
(金山活佛 煮云法师着)
蕅益大师
「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若放自心未来诸佛,即真念佛三昧,修此念佛三昧,是恒转法华经百千万亿部也。」
「欲即人心证佛心,转劫浊成净土,术莫于放生,放生一法,唯广与久,一杯水不救车薪火,唯设人各一杯焉,一杯不已再一杯已,杯水多,车火未有不灭者,今杀运纷纷,并同分恶业招感,非慈悲三昧水,熟能熄之。」
佛印禅师
贪他一脔脔还他 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念佛兼放生 决到西方上品会
(戒杀文)
真歇禅师
人之生日到来 应当持斋戒杀 或是买命放生 或是诵经念佛
修桥砌路煮茶 随意奉行善事 报答生身父母 乳哺三年大德
寒山/拾得大师
寒山问拾得:放生可戊佛否?答曰:诸佛无心,惟以爱物为心。人能救物之苦,即能成就诸佛心愿矣。故一念慈悲,救一物命,是一念观世音也。日日放生则慈悲日日增长,久久不息则念念流入观世音大慈悲海矣。我心即是佛心,焉得不成佛乎!故知放生因缘,非小善之所能比。凡我同愿,宜广行劝勉,善令群生同归悲化。
(寒山大师相传为文殊菩萨示现,拾得大师相传为普贤菩萨示现。)
志公禅师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放生功德如何?」
答曰:「放生功德,不可限量。经云: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只因迷妄因缘,遂使升沉各别,以渠生死轮回互为六亲眷属,改头换面不复相识。若能发喜舍心,起慈悲念,赎命放生者,现世保病延生,未来当证菩提。」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