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佛教是一种文明的表达方式

发布时间:2024-01-03 03:08:12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佛教是一种文明的表达方式

温金玉(图片来源:资料图)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河中,最为扣人心弦的篇章。几大宗教文明,千百年来,哺育和引导了人类的生长和繁衍。在文明初期,无论是澳大利亚人的图腾崇拜,还是非洲居民的祖先崇拜,无论是古埃及的法术,还是印度历史上的婆罗门思潮,无论是古希腊的阿波罗神,还是古罗马复杂的神殿,无论是释迦牟尼的创教,还是基督教的起源,无不说明了人类的生活在宗教中的投影,同时宗教世界的东西又补充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首先,我们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宗教的滋养。纵观数千年,宗教如同大海之浩瀚,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当天灾人祸突如其来时,是宗教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当伤痛欲绝无路可走时,是宗教给予了人们黎明前的希望;当一个人呱呱坠地时,是宗教用圣洁的洗礼让他睁开眼睛,来发现这个精彩的世界;当一个人弥留人世时,是宗教用安祥的助念给予他临终的关怀,告诉他一路走好,前面还有一个更加美好宁静的世界。宗教陪伴着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一直走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要过多地去说宗教是愚昧的产物,也不可简单地来理解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宗教的细腻,如同荒漠里的甘泉抚慰了一颗颗干渴而忧伤的心灵。唐代著名诗人王维说过: 人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宗教的悲壮,会以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的良知呼唤,激励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如近代历史名人谭嗣同就深受佛学的影响。

当年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从容对梁启超说: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有日本志士苦劝他东游,谭不听,再三强之,则说: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并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名句存世。我们人类不能漠视宗教文明的存在,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对全球文明区域的划分,依然以宗教信仰来区别,如 佛教文化圈 、 伊斯兰文化圈 、 基督教文明 、 儒教文明 等。我们要重视宗教对社会稳定的平衡作用,要承认宗教教义净化人心的功能,更要看到宗教的宽容和理解对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的贡献。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思想教育与道德培养,在历史上或至今的许多地区都是由宗教来承担其责任的。我们不要过多地用理论说教代替道德培养,如爱国主义的弘扬,并不是在大街上立几块标语牌子,在名胜古迹上订几个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那样简单。像旧时代教育学生专门有 乡贤 一门课,就是将本乡本土的贤人志士说给你听,让你感觉到英雄就在你身边。爱国首先要爱家、爱乡。 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的古训还是有些真理的成分。宗教建筑本身的庄严与雄伟已在表达着一种民族自豪感,那份内在的情愫绝非是一块牌子所能体现的。所以对于由儒释道三教所构筑的传统文化不可过份强调批判意识,从而有意弱化了对传统的吸收。许多教授说小时候,学校有一面大镜子,做了错事的同学要面对镜子反省,镜子上有四个大字 明心见性 。这对学生的内心反省意义重大。德性教育像涓涓的小溪,是缓慢深入地渗透进人的血脉中的。我们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把它称为 熏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知行合一,我们将这种规范称为 操守 ;在行为的实施中,我们奉行的是真正的精神皈依,是灵魂深处的自觉革命,就像康德说的他所敬畏的是头上的星辰和内心的道德法则,我们把这称之为 慎独 。宗教使人学会谦卑,以更虔诚的姿态去面对生命和无常。宗教给予人的是一种敬畏感和虔诚心。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一篇短文中写了一个钓鱼和放生的故事。他看到在一个公园 禁止垂钓 的牌子下,几个青年公然钓鱼,大声喧哗 ,而在不远处的小树丛中,一个花白头发的老人却形迹可疑地往河里放什么,走近看原来她是在偷偷地放生。当她察觉被人发现时,竟满脸通红 ,林清玄感慨说,在一个敢光天化日做坏事,而不好意思行善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呼唤一种什么精神。其实这种事在祖国宝岛台湾有,在我们大陆同样存在。假货充斥市场,盗版成为时尚,人们彼此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感。花百元大钞时被人反复察看的忐忑不安,相信许多人都曾感受。甚至许多寺院发现有布施的假钞。我们需要一种真诚,一种真实的面对。法国的安托尼?库尔说: 能够激发一颗灵魂的高贵和伟大的,只有虔诚。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是虔诚支撑了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是虔诚帮助我们获得了胜利。 一个拥有纯正信仰的人就会拥有一颗虔诚的心。

其次,生死问题正如同爱情一样是人类生活中的主题,宗教所提供给人类的就是对终极的关怀。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 正像我不知道从何处来,我同样也不知道我往何处去,我仅仅知道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就要永远地或者是归于乌有,或者是落到一位愤怒的上帝的手中,而不知道这两种状况哪一种应该是我永恒的应分。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何处。 传说清代的顺治皇帝也有 未生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的疑问。这都是人类欲寻觅精神家园的内心呼喊。人生是有限的,但人类有一种以有限去追求无限的冲动。只要人类尚需要维系人性的存在,只要人类还有情感追求,他就会要超越有限肉体的存在去追寻人生无限的意义。这就是宗教学上通常说的人的宗教向度。人过分地去压抑宗教情感,只会带来疯狂的宗教感情,过分地掩饰人对无限的渴求,只会带来人的孤独和寂寞,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维特根斯坦说过: 宗教的疯狂,产生于非宗教的疯狂。 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和内心的感受,它通常是把人生的意义和永恒联系起来,来追求人的生死之本。普朗克在《因果性与自由意志》中指出: 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在他们的天性中同时也是具有深沉宗教信仰的人。 他认为人需要科学是为了认识,同时人需要宗教是为了行动。 因为人不仅需要认识和力量,而且还需要行动的准绳,需要一种衡量事物价值的尺度,他需要一种世界观,以确保他获得尘世最高的善 内在的心灵和平。

第三,宗教是一种生存方式。感悟宗教,可以让你享受平和、简捷的生活。中国佛教有一句老掉牙的话: 平常心是道。 其实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没有谁会是永远风平浪静的,每个人都会面临婚丧嫁娶、面对生老病死。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居八九,人生在世要接受各种逆境和痛苦的考验,一首歌中唱道:谁没有泪珠儿滚滚的时候。在生命中不能没有风雨,风雨来时又如何?日本密教祖师空海大师说: 不要阻止风,应将此身化作风;不要阻止雨,应将此身化作雨。 他告诫人们,不要担心风雨的来袭,你就是风,你就是雨,眼前的风雨不可怕,重要的是把心中的阳光唤起。因为要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又是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我们应如何贴近或感受佛教呢?或者说它有那些基本的特质呢?在长久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佛教是一直被当作宗教来信仰的。 信仰 在宗教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不是一般的 相信 或 信任 ,因为 相信 或 信任 是以世俗一般人和事为对象,而宗教上的信仰,则是以具有神圣意涵的超越界为对象。

我们常常听一些居士说自己是 三宝弟子 ,何谓 三宝 呢?那就是佛教徒所信仰的佛、法、僧三宝。佛,在原始佛教的当初,是信仰者对创立了佛教的释迦牟尼的一种尊重爱戴的称呼。佛者,觉也。佛陀就是觉悟了的人。佛陀不仅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而且还将这一真理传播开来,福泽人间,当然要受到信众的拥戴。佛陀所创的僧团绍续正法,传承慧命,使得佛法可以久存人间,也使芸芸众生可以修得成佛之道。所以僧团是佛法的承载者,是佛法驻世的具体体现。在三宝之中,法是最为神圣的,佛陀因悟 法 而成道,僧团因弘法而存世,信众因护法而承担。法是一切的核心,是佛教的灵魂所在。佛教中的 法 ,其概念就象中国的 道 一样,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代表亘古永恒的真理、法则,其中佛教最重视的是如何解脱生死的 法 。生死是一种永无休止的轮回,这是印度人传统的生死观。如何解脱生死呢?那就是要认识宇宙人生的实相,了悟了这一切,就可以放下自在,得到解脱。这个法 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谛是什么呢,就是佛法的中心 缘起法。世间一切,皆是随因缘而生,又随因缘而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而有,此有即彼有,此灭则彼灭,此生故彼生。因为有了光明,才有了黑暗,因为有了前进,才有了后退,有了有,才有无,这一切都是相对的,一切事物都没有自性,是互相依存的。说它有,却没有自性,因为有了无才有了有。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空的意义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说空的意义在于没有自性。比如说水,是氢和氧合成,没有氢和氧,就没有水,所以水没有它的自性,水是空的。所以有人说,佛教是空的哲学。这一思想就是要人看到生命的本质,不过是四大五蕴的组合,不要产生贪着之心。连生命都可以看开的人,还有什么看不开呢!这就是常说的 看破红尘 。而佛教正是在这样的超越生死轮回的信仰氛围中传播的。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认识到生命的空性。印度人就是用这一哲学来超越生死轮回的。这是他们的轮回观。所以认识 法 是唯一的解脱之道。从轮回中超越出来,也就是从世俗生死中解脱出来,便是圣者,便是觉者。而使人得以超脱的 法 自然便具有了神圣性。为什么说在三宝中 法 是中心呢?因为佛不是万能的,佛也有三难:无缘难度,众生难尽,定业难逃。

佛也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他也有生老病死。佛的伟大在于他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而并不是他发明了真谛。佛不是神,他并不是宇宙的创造者,所以西方宗教学也把佛教称为 无神论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这是自然法则,有佛出世,是如此,无佛出世,还是如此。宋代禅师云善至本曾有诗云: 一年春尽一年春,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 这就是佛法所说的 如如 。所谓 如来 的本意,就是宇宙万物本来那个样子。这就是佛学所追究的 实相 。佛教的修行就是认识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所以佛虽会入灭,但这种 法 却是永恒的,它不会因为佛的去世而消失。佛在临入灭时,也告诉其弟子说,在他死后要依法不依人。所以也有人称佛教为智慧的宗教。

然而世间一切,总在变化无常中演化。当佛入灭以后,因对佛的崇敬首先导引出对佛本身的崇拜。这样信仰逐渐由对法的崇拜转而为对佛的崇拜,又发展至对僧的崇拜。对佛力的无限崇敬,变成为对佛的无限依赖。所谓 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恒沙。 佛教中被认为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净土宗,最终成为拥有最广大群众信仰基础的宗派,持名念佛也变成汉传佛教的主要修学法门。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以 法 为中心的信仰,一天天失去信仰市场,而代之以起的是西方净土的信仰,是观音菩萨的信仰。所谓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 。人们不再相信自力法门,不再尊重并信任个人理性的思考能力,菩萨信仰成为现实的皈依对象。菩萨就是 觉有情 ,菩萨的任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时常会分身无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缘。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称名,就是向佛菩萨发出的呼救声。信仰圈中最流行的是观音菩萨,所谓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历代祖师强调: 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认为称名求救是因,菩萨寻声救苦是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自然逄凶化吉,离苦得乐,这就是果。有人更演绎出 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认为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善巧方便。这样,许愿 满愿 还愿成为民众信仰的模式,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难临时抱佛脚 成为百姓信仰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如果欠缺正知正见,以为一切全凭佛力,放弃自身的努力,和自己所应负的责任,那对佛陀创教本怀而言,便是一种变质与沦落。所以中国佛教史上有慧能一系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后世禅僧的呵佛骂祖、不立文字,细思起来是有其深刻文化背景的。

过分强调他力拯救其结果是,将原本绍隆佛法的僧团予以祭司化,使得僧团的任务,转变为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僧人每天忙于做法事,赶经忏,打普佛。佛也变成了一求即灵、百求百应的神,无子求子,无财求财,做官要抽签,考学要拜佛,甚至于这些年来烧头炷香,敲新年钟,变成一种时尚,成为一种变相的商品而竞标。有记者专门采访此事,发表 人间何处闻清音 一文,质疑有的寺院第一钟已拍卖至8.8万元的误导。人的一生所用很少,但所求甚多。信男善女们不停地向佛菩萨提出各种祈求,一旦灵验,便许愿还愿,重塑金身,再盖宝刹;如不应验,又说佛无灵。在世俗社会中,佛教的重要性,不再是因为其义理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正知正见,去除贪嗔痴;而是因为可以有求必应、消灾祈福的咒术性格。此时,佛教已不再是以 法 为中心的清心寡欲,而是以 索求 为中心的信仰了。这绝非佛教原有的本质,也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的信仰,其信仰本质是开拓自己的智慧,并以这种智慧去处世为人,去清净无为地生活。如果有人说,信仰佛教可以求子得子,求官得官,可以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免受一切灾苦,享尽人间快乐,那么这样的佛教并不是真正的佛教。佛教是以正智为核心,以解脱烦恼为目的的宗教。这也是文殊智慧法门不及寻声救苦的观音法门广泛传播的原因。

认识佛教、理解佛教、或信仰佛教,不在于祈求保佑,升官发财,而在于启发自己的真实智慧,令我们过一种清净寡欲、无私无我、真诚相处的生活,使我们从生命的烦躁与痛苦中解脱出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清静安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人说,这样的佛教过于平凡,一点都不觉得庄严神圣。我们说,佛教并不神秘,但不是说不神圣。如有朋友让我介绍一位法师好学佛法,师父告诉她:学佛首先要学做人,要懂得知恩报恩。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遵纪守法。她不满意,说难道这就是佛法吗?我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这就是佛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