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快诵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9.真性不化

发布时间:2024-07-13 03:02:18作者:华严经快诵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二)不即不离 9.真性不化

(一)公案本文

纸衣道者来参抚州曹山本寂元证禅师,师问曰:「莫是纸衣道者否?」

(缘起于现象界,纸衣道者来参,师先与之客套一番。)

云:「不敢。」

(不敢劳师称呼道者。)

禅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

(甚么是纸衣下所能生之事相?)

云:「一裘纔挂体,万法悉皆如。」

(只要纸衣穿上体后,所有万法悉皆变为如如无碍。)

禅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

(甚么是纸衣下所能生之法用?)

道者近前应诺,便立脱。

(道人走近师前应诺一声,便立即现脱神之用。)

禅师曰:「汝只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来。」

(你只知道这样解掉神识而去,却不解知要这么来,真正道理何在?)

道者忽开眼云:「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

(道者忽张眼问:一威灵真性,不假将胞胎时,所发生之用如何?)

禅师曰:「未是妙。」

(因这是非真心、真性所起用,故此用不是妙用。)

道者云:「如何是妙?」

(那甚么是妙用?)

禅师曰:「不借借。」

(即心即佛,要用即用,不假向外借借。)

道者珍重,便化。

(道者受教,说声珍重,便化为无形。)

禅师示颂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觉性若得圆满明净,就具无相之法身,不要将种种知见妄执为亲或疏。起异念便对玄妙体性造成昏昧之境,心起分别差错想,即与此道不为邻。

情见起万法时,沦沉为前尘影事,识起鉴别多处,终丧失本真。如是句中所说,全然能明了意会,了了然无一事能起挂碍,此时才可说回到未迷失前之境界也。)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修佛法者知见、宿根影响每个人的观念与修行态度,若是前几世是佛弟子,当会有正知见,不易为邪魔外道所迷惑。但同是有正知见与宿根者,又分有大小乘根基之别,大乘者注重大乘经文理解,虽能言善道,就是说不致于误解佛陀教理,但有时却行为有偏差,违犯戒律者大有人在,譬如说毁谤四众罪,若此等人不学些断惑方法,学些禅定力、学些戒律礼仪等,都是与魔共伍之类。

谈到小乘行者从戒律下手,观照自心能脱缚、解黏,得见我空、人空道理,脱离众生颠倒因,则证得声闻四果位者大有希望。但小乘行者智慧力仅止于自我了脱,不善表达佛理让众生知其解脱道理,不能让众生与其学习而得解脱知见,所以不能得大智慧。世尊对于小乘行者并不能首肯,说是迷于识阴魔相中,有神变的心力,虽也得「出到菩提」小乘解脱知见,但对于无上菩提或如来菩提则不能获得。

然大小乘根基宿根已定,小乘行者待得解脱知见后,还要回小向大,学习无上菩提道法,广增智能将来当得如来菩提。而大乘根基者若是昔时由小乘修上来的,应有大乘根基之智慧,也有小乘行者之定力,这种人永远不会去毁谤小乘行者,会尊重他们处于小乘自我解脱的修证境界中。

另外,小乘行者虽无大乘行者之智慧力与慈悲心,但亦不应有毁谤大乘行者之言语,说大乘行者仅会说佛理,但做不到禅定的境界,甚至于无神通可言,并常常犯戒连连,因而看不起大乘行者。要知菩萨有时为救一众生,因而可能犯戒但不舍救护众生之心,这就是菩萨本怀。若是一有成就的菩萨,应不会去随便违犯戒律,因已无诸欲望故。有时菩萨因要救护众生因而犯戒,当观罪福本是空,何执之有。

所以大小乘佛弟子,当知此义理,各修各的,各赞叹对方。除非是一些邪魔外道之类,假借佛教之名,毁灭、破坏四众佛弟子之名声,这应受佛弟子所唾弃。大小乘行者于空身、空心、空性、空法的修证中,能证的身空后,行者当知此心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妄心亡灭得心空,此时真性主行,是谓证得心空。至此行者能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自觉自知、明明了了,无为常为,此时名为悟性空。行者自性依真性随缘能应缘,但不迷于有为之定中,舍弃一切修法、法用,不用有为、心变等能力,即能悟得法空。

一般无知行者,不知佛道进道功程,在修行过程中,常执有为神变之法以为究竟,不知守住真空,让真性主行,随缘应化,根本就不借用其它有为之法。

2.释题

本公案名为「真性不化」,禅宗行者说要「明心见性」,心不明不能去烦恼、断妄想,妄想有五个层次,妄执五蕴为我。妄想有坚固妄想(处劫浊)、虚明妄想(处见浊)、融通妄想(处烦恼浊)、幽隐妄想(处众生浊)、罔象虚无妄想(处命浊)。妄想不去,行者不能让真性主行。待行者妄想心灭,遇境只有灵知灵觉,无有妄心随缘起念,此谓证得心空。

心空行者是能让真性主行,真性者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在显现无为之体,变化形成有为之用,可说不用而用,不是借有为法之用。行者能以真性随缘应化,明明了了,无为常为,此谓证得性空者,当得真性不随妄想而变,到此也可以说见性,但得真性者不善于自发变化,祇有随缘应化的功能。

换言之,会变化者都是未见性者,才善于现神通变化。所以世尊刚证悟时,悟知生死轮回道理,创出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卅七道品等解脱法,虽有解脱知见,却不会神通变化,还得劳神一些天神来化一池水,供世尊沐浴。就是未证悟前,初到菩提伽耶之数百尺高的毕波罗树(pippala,此树于世尊悟道后,称为菩提树)之前,亦有帝释天主化成割草人供养世尊数束草,让他垫成金刚座。所以,未见真性者才会一些神变之事,真见性者无所变化。所以禅宗参访者问:「无神通菩萨为什么足迹难寻?」山圆禅师说:「同道方知!」

这样说的话问题就来了,修佛法者难道不讲神通变化,若不讲神通变化,世尊为何有大神变能力?世尊屡屡告诫弟子,修行中不得求神通。理由之一者:因求得神通也是世间五神通而已,执迷神通就无有证解脱的知见。况且在末法时期,邪魔当道有求神通之念,即会着魔难。理由之二者:修到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后,即得解脱知见。行者得解脱能力后,就要转修陀罗尼门(咒语、真言),此时就能依诸佛之如来神咒,展现如来神力,化现于各世界间。

此公案禅师与纸衣道人论真性与非真性幻化之道理,纸衣道人能神变,但不知悟真性本来。还得不会神通变化的禅师来开导他,真性应缘者不借借。想、行、识阴行者,未悟得心空法了,当然就不能悟得真性之用。修佛法当把过程搞清楚,依教奉行,首当要能明心,再求见性。明心者断廿随烦恼、六根本烦恼,连善根都要去除,故得去除十一善法,并把修行中所得五别境(胜解、胜欲、念、定、慧)也都要一起抛弃,善恶去除,在不思善、不思恶中,让真性主行,之时不执一法。

当真性主行中,即是湛寂空体,感应外缘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自觉自知、明明了了,不依一切有为之法,却能生起有为之用。行者能随机应缘后,又能心空法了,此才有点「明心见性」的样子。不然沉迷于有为诸法,虽能展现神通之能事,都是走偏了菩提道路,已误入歧途,不要说求解脱道,可能住世间禅定或已走入魔道中矣!

3.玄祥释解

纸衣道者来参抚州曹山本寂元证禅师,师问曰:「莫是纸衣道者否?」

有天纸衣道人来参谒抚州曹山本寂元证禅师,禅师就问他说:「来者不是纸衣道人吗?」

此道人经年常穿纸衣,故人称纸衣道人。道者善用心法,虽也在修行,但修的都是外道法,不是像禅宗行者要能「明心见性」,心要明就不能妄用其心,不然就受坚固、虚明、融通、幽隐、罔象虚无等妄想所迷惑,当然就不能「明心见性」了。

纸衣者系用纸制之衣服,属于粗衣之一类。有时又作纸绢、纸袍、楮衣等名。其原料是以菎蒻等地下球茎类洗净煮熟,冷却到适当程度,球茎经去皮,捣成糊状,粘繵厚纸上加涂成衣,并涂柹澁,经晒干后以手揉制软化。将此着放在外,露宿一夜,则柹澁之臭气可尽除。此种纸衣质地强韧,足以挡雨去露、挡风寒。主要还是纸衣轻而便利,制做费用亦少,古时候常着用者甚多。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纸衣道者来参,师先与之客套一番。云:「不敢。」

纸衣道人即回答说:「不敢!」按语说:不敢劳师称呼道者。

禅师曰:「如何是纸衣下事?」

曹山本寂禅师首先发难,问纸衣道人说:「您是穿着纸衣,人家也称呼您是纸衣道人,那您谈谈看,纸衣之下有何证悟的道理在!」按语说:甚么是纸衣下所能生之事相?

云:「一裘纔挂体,万法悉皆如。」

纸衣道人也毫不客气说:「此纸衣才挂上身体处,即能万法悉皆自在无碍了。」此道人认为已修证到什么事都不能来障碍他,无有事能使他的心起烦恼。因禅师是问衣下事,所以道人依体应缘,万法皆能如如。按语说:只要纸衣穿上体后,所有万法悉皆变为如如无碍。

禅师曰:「如何是纸衣下用?」

曹山本寂禅师又问:「那我再请问纸衣下之用,到底是个什么用法?」按语说:甚么是纸衣下所能生之法用?

道者近前应诺。便立脱。

纸衣道人走近前来,应诺一声,便即将神识立刻脱离色身。此外道行者因还有色身束缚,但能有个神我与体分离,说要让神我脱离色身,神识即能脱离色身。不知如来者本无所来,更无所去,即如虚空,不来不去是如来。有些小乘行者也会修成这种样子,这不是真正的佛法。

按语说:道人走近师前应诺一声,便立即现出脱神之用。

禅师曰:「汝只解恁么去,何不解恁么来。」

曹山本寂禅师就说:「您只解证得识神能这么脱去,为何不能解如来者就这么来。」本段除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来者本来当下就是,何必要有一来一往的东西在。菩萨若悟得如来真性,即能不住涅槃,亦能不畏生死,死后再来受生,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末后终将成就佛道,证得无上菩提。

按语说:你只知道这样解掉神识而去,却不解知要这么来。真正道理何在?

道者忽开眼云:「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

纸衣道人忽然间活了过来,表示神识又入身体,道人张开眼睛后说:「唯一的威灵真性,若不假胞胎而能化生时,这种境界到底高不高?」佛由人成,未听说仙道、天道能成就佛道者,所以世尊要成佛当世,亦要示现在人间。菩萨本来可以化生人间的,但为何不直接化生,而都是每世再假胞胎出生,这说明佛由人成,也鼓励人要修即能成佛。

按语说:道者忽张眼问:一威灵真性,不假将胞胎时,所发生之用如何?

禅师曰:「未是妙。」

曹山本寂禅师就说:「这并不能说得上是妙。」因您住于有为境,是因妄心幻化成事,此种在想阴区宇、识阴区宇中的行者,两者都能有此幻化事,前者自身行幻化,后者能化他人、世界于己身中出,但都是未究竟五蕴行者,都依妄执性而起的神用,当然不能说是妙。要妙就要悟见真性,依真性与虚空等齐而生法用,有如诸佛、菩萨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等。

按语说:因这是非真心、真性所起用,故此用不是妙用。

道者云:「如何是妙?」

纸衣道人即问说:「那禅师您说如何才能说妙?」按语说:那甚么是妙用?

禅师曰:「不借借。」

曹山本寂禅师即答说:「真性等虚空,无有内外分别,缘来应缘即用,所以不必借此身或神识来起用。」按语说:即心即佛,要用即用,不假向外借借。

道者珍重,便化。

纸衣道人说声珍重,便即又化去身形,或可说是立即化灭。按语说:道者受教,说声珍重,便化为无形。

禅师示颂曰:「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为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曹山本寂禅师示一首颂说:「修行者有觉性不住觉,始能达空性圆明,此时即不再执此有相之身,找得无相之自性。有此等知见后,未将此知见妄加以执取或疏离。设若行者于起心动念变异法中,得些有为法之性用,这样就会让玄而又玄的体变成浑暗不明;行者寻觅真心实性时,若有些许偏差,就不能与佛道为比邻。行者若受妄情所迷,而将心分入万法前尘影境中,依识而用时,且滥用在各方面、各层次中,时时地用将丧失本来真正的真性。上面所说的语句,您们若能全部体会得,就不会有兴起有为法之念想,如此就能了然一切境却能无有一事碍着您,能这样就是已回到您未迷失前昔时的您了。」

按语说:觉性若得圆满明净,就具无相之法身,不要将种种知见妄执为亲或疏。起异念便对玄妙体性造成昏昧之境,心起分别差错想,即与此道不为邻。情见起万法时,沦沉为前尘影事,识起鉴别多处,终丧失本真。如是句中所说,全然能明了意会,了了然无一事能起挂碍,此时才可说回到未迷失前之境界也。

(2004.10.08.撰于法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华严经快诵网